[架构师之路]集群/分布式环境下5种session处理策略   转自:http://www.cnblogs.com/jhli/p/6557929.html 在搭建完集群环境后,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用户访问产生的session如何处理.如果不做任何处理的话,用户将出现频繁登录的现象,比如集群中存在A.B两台服务器,用户在第一次访问网站时,Nginx通过其负载均衡机制将用户请求转发到A服务器,这时A服务器就会给用户创建一个Session.当用户第二次发送请求时,Nginx将其负载均衡到B服务器,…
转载自:http://blog.csdn.net/u010028869/article/details/50773174?ref=myread 前言 在搭建完集群环境后,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用户访问产生的session如何处理.如果不做任何处理的话,用户将出现频繁登录的现象,比如集群中存在A.B两台服务器,用户在第一次访问网站时,Nginx通过其负载均衡机制将用户请求转发到A服务器,这时A服务器就会给用户创建一个Session.当用户第二次发送请求时,Nginx将其负载均衡到B服务器,而这时…
前言 在搭建完集群环境后,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用户访问产生的session如何处理.如果不做任何处理的话,用户将出现频繁登录的现象,比如集群中存在A.B两台服务器,用户在第一次访问网站时,Nginx通过其负载均衡机制将用户请求转发到A服务器,这时A服务器就会给用户创建一个Session.当用户第二次发送请求时,Nginx将其负载均衡到B服务器,而这时候B服务器并不存在Session,所以就会将用户踢到登录页面.这将大大降低用户体验度,导致用户的流失,这种情况是项目绝不应该出现的. 我们应当对…
转载至:http://blog.csdn.net/u010028869/article/details/50773174 在搭建完集群环境后,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用户访问产生的session如何处理.如果不做任何处理的话,用户将出现频繁登录的现象,比如集群中存在A.B两台服务器,用户在第一次访问网站时,Nginx通过其负载均衡机制将用户请求转发到A服务器,这时A服务器就会给用户创建一个Session.当用户第二次发送请求时,Nginx将其负载均衡到B服务器,而这时候B服务器并不存在Sessi…
在分布式环境,管理Session通常使用下面三种方式: 一.Session Replication 方式管理 (即session复制)         简介:将一台机器上的Session数据广播复制到集群中其余机器上 使用场景:机器较少,网络流量较小 优点:实现简单.配置较少.当网络中有机器Down掉时不影响用户访问 缺点:广播式复制到其余机器有一定廷时,带来一定网络开销 二.Session Sticky 方式管理         简介:即粘性Session.当用户访问集群中某台机器后,强制指定…
由于负载均衡服务器可能会将请求分发到集群任何一台服务器上,所以保证每次请求能够获得正确的session比单机时复杂. 集群环境下,session管理的主要几种手段 1.session复制 session复制是早期的企业级的使用比较多的一种服务器集群session管理机制.应用服务器开启web容器的session复制功能,在集群中的几台服务器之间同步session对象,使得每台服务器上都保存所有的session信息,这样任何一台宕机都不会导致session的数据丢失,服务器使用session时,直…
前言 在搭建完集群环境后,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用户访问产生的session如何处理.如果不做任何处理的话,用户将出现频繁登录的现象.比如集中中存在A.B两台服务器,用户在第一次访问网站是,Nginx通过其负载均衡机制将用户请求转发到A服务器,这时A服务器就会给用户创建一个Session.当用户第二次发送请求时,Nginx将其负载均衡到B服务器,而这时候B服务器并不存在Session,所以就会将用户导航到登录页面.这样的话,肯定会大大降低用户的体验度,导致用户黏度下降. 我们应当对产生的Ses…
首发地址:https://www.guitu18.com/post/2019/07/28/44.html 本篇是Shiro系列第二篇,使用Shiro基于Redis实现分布式环境下的Session共享.在讲Session共享之前先说一下为什么要做Session共享. 为什么要做Session共享 什么是Session 我们都知道HTTP协议(1.1)是无状态的,所以服务器在需要识别用户访问的时候,就要做相应的记录用于跟踪用户操作,这个实现机制就是Session.当一个用户第一次访问服务器的时候,服…
ID即标示符,在某个搜索域内能唯一标示其中某个对象.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每个表都需要定义一个主键来唯一标示一条记录.为了方便一般都会使用一个auto_increment属性的整形数做为ID.因为数据库本身能保证这个数是在这个表范围内一直累加的,所以任何两条记录不会有相同的ID值,包括已经删除的记录.可是一旦表大到一定程度,要跨机器分表的时候,那么就不能再依靠这个auto_increment字段唯一表示一条记录了.因为此时的搜索域已经扩大到多个机器,而每台机器的auto_increment都是独立增长…
Twitter 的 Snowflake  大家应该都熟悉的,先上个图: 时间戳 序列号一般不会去改造,主要是工作机器id,大家会进行相关改造,我厂对工作机器进行了如下改造(估计大家都差不多吧,囧~~~): 机房号,不同的机房搞个初始化配置即可(当然若机房数量多也可考虑分布式动态获取), 主要是机器编号,在如何动态获取,以下workId获取方式供参考: public class WorkIdBuilder { private final static Logger logger = Logge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