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切面编程)可以很轻松的控制一个方法调用哪些类,也能够控制哪些方法允许被调用,一般来说切面编程(比如AspectJ)只能控制到方法级别,不能实现代码级别的植入(Weave),比如一个方法被类A的m1方法调用时返回1,在类B的m2方法调用时返回0(同参数的情况下),这就要求被调用者具有识别调用者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Throwable获得栈信息,然后鉴别调用者并分别输出,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建议16: 易变业务使用脚本语言编写 Java世界一直在遭受着异种语言的入侵,比如PHP.Ruby.Groovy.JavaScript等,这些“入侵者”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全是同一类语言—脚本语言,它们都是在运行期解释执行的.为什么Java这种强编译型语言会需要这些脚本语言呢?那是因为脚本语言的三大特征,如下所示: 1.灵活.脚本语言一般都是动态类型,可以不用声明变量类型而直接使用,也可以在运行期改变类型. 2.便捷.脚本语言是一种解释型语言,不需要编译成二进制代码,也不需要像Java一样生成字节…
线程启动完毕后,在运行可能需要终止,Java提供的终止方法只有一个stop,但是不建议使用此方法,因为它有以下三个问题: (1)stop方法是过时的 从Java编码规则来说,已经过时的方式不建议采用. (2)stop方法会导致代码逻辑不完整 stop方法是一种"恶意" 的中断,一旦执行stop方法,即终止当前正在运行的线程,不管线程逻辑是否完整,这是非常危险的. 看如下代码: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在finally代码块中处理返回值,这是在面试题中经常出现的题目.但是在项目中绝对不能再finally代码块中出现return语句,这是因为这种处理方式非常容易产生"误解",会严重误导开发者.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doStuff(-1); doStuff(100);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这里是…
JavaAPI提供的异常都是比较低级别的,低级别是指只有开发人员才能看懂的异常.而对于终端用户来说基本上就是天书,与业务无关,是纯计算机语言的描述. 异常封装的三方面的好处: 1)提高系统的友好性   2)提高性能的可维护性   3)解决java异常机制自身的缺陷 (1) 提高系统的友好性. 打开一个文件,如果文件不存在,则会报FileNotFoundException异常,如果该方法的编写不做任何的处理,直接抛到上层,则会降低系统的友好性. 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d…
在系统开发中我们经常会使用HashMap作为数据集容器,或者是用缓冲池来处理,一般很稳定,但偶尔也会出现内存溢出的问题(OutOfMemory错误),而且这经常是与HashMap有关的.而且这经常是与HashMap有关的.比如我们使用缓冲池操作数据时,大批量的增删改产操作就可能会让内存溢出,下面建立一段模拟程序,重现该问题,看代码: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
开发中经常用到Arrays和Collections这两个工具类. 在数组和列表之间进行切换.非常方便.但是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看代码: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data = {1,2,3,4,5}; List list = Arrays.asList(data); System.out.p…
注解的写法和接口很类似,都采用了关键字interface,而且都不能有实现代码,常量定义默认都是pulbic static final类型的. 他们的主要不同点是:注解在interface前加上@字符,而且不能继承,不能实现,这经常会给我们的开发带来一些障碍. 分析一个ACL(Access Contorl List ,访问控制列表)设计案例..看看如何避免这些障碍. ACL中有三个重要的元素: 1.资源,有哪些信息是要被控制起来的. 2.权限级别,不同的访问者在规划在不同的级别中. 3.控制器(…
Java语言是先把Java源文件编译成后缀为class的字节码文件,然后再通过ClassLoader机制把这些类文件加载到内存中,最后生成实例执行的,这是Java处理的基本机制,但加载到内存中的数据是如何描述一个类的呢? 比如在Dog.class文件中定义了的是一个Dog类,那它在内存中是如何展现的呢? Java使用一个元类(MetaClass)来描述加载到内存中的类数据,这就是Class类,它是一个描述类的类对象,比如Dog.class文件加载到内存中后就是一个Class实例对象描述. 因为C…
泛型可以减少强制类型的转换,可规范集合的元素类型,还可以提高代码的安全性和可读性,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点,自从Java引入泛型之后,项目的编码规则上便多了一条,优先使用泛型. Java泛型(Generic)的引入加强了参数类型的安全性,减少了类型的转换,它与C++中的模板templates比较类似.但是有一点,Java的反省在编译期有效,在运行期被删除,也就是说所有的泛型参数类型在编译后都会被清除掉. 看如下代码: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F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