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2010+MVC4+Spring.NET2+NHibernate4 - 传统三层架构 - 前篇 一直追求使用开源项目,就因一个字:懒! 一直想整理一下的,却一直懒到现在!从当初用的MVC3到现在的MVC5已经稳定5.2.3,MVC6还在努力解耦ing... Spring.NET 已经从1.3.2到现在的2.0.1(更新速度还是有点慢的) NHibernate现在已经是4.x了(开始基于.NET4.0了),更新还是比较快的. 刚好有个朋友在问,就趁懒癌还没发作,赶紧来记录一下! 由于朋友的开发…
4.传统三层架构与DDD分层架构 模型是抽象的 现实是形象的 技巧是重要的 思想是永恒的 从传统三层架构与DDD分层架构的编程演变其实是思想的演变. 传统三层架构,即用户界面层UI.业务逻辑层BAL.数据访问层DAL.一般同时还有建立一个Model实体类的工程项目.DDD分层架构,即表现层UI.应用层Application.领域驱动层Doman.基础设施层Infrastructure. 传统三层架构,我一直使用.结构单一.逻辑也清晰,三层各处理各自的事务,上层向下层引用接口与方法,下层向上层提供…
阅读目录: 1.背景介绍 2.在业务层中加入核心领域模型(引入DomainModel,让逻辑.数据有家可归,变成一个完整的业务对象) 3.统一协调层Application Layer(加入协调层来转换DomianModel) 4.从数据扁平结构转换成OO体系结构(使用OO丰富代码结构) 5.DomainModel中的内容(带开关的Specification.SOA化的Specification) 6.模式.重构.单元测试在领域模型中的运用 1.背景介绍 由于时间关系废话不多扯了,直奔主题,对领域…
准备工作 VS Code下载地址:https://vscode.cdn.azure.cn/stable/379d2efb5539b09112c793d3d9a413017d736f89/VSCodeSetup-ia32-1.13.1.exe .NET Core 2.0 Preview下载地址:https://download.microsoft.com/download/6/1/B/61B3E81F-5509-48D2-BB4F-5189E23CD29A/dotnet-sdk-2.0.0-pre…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sandyliu1999/p/4969445.html…
业务背景 需求:使用三层架构开发,将用户信息导入到数据库中 目标:初步熟悉三层架构开发 核心操作:开发两套项目,对比Spring接管下的三层项目构建和传统三层项目构建的区别 注意:本例中的数据访问层,先不连接数据库,只是进行简单数据模拟 非Spring接管下的三层项目构建 实体类 + 各访问层 实体类:com.example.pojo User 实体类 User实体类默认含有:无参构造方法 + 全属性的(有参构造方法 + getter,setter方法 + toString方法) 数据访问层:c…
1.创建项目结构 控制器:    SN.Controllers 数据访问 :SN.Dao 实体映射: SN.Models 服务层:     SN.Servers 视图层:   SN.Web 2.添加需要插件 Tools=>Manage Nuget  Package A.  Spring.Net2.0 B.  NHibernate4.0 C.  Spring.Wb.Mvc4 3.SN.Models 文件夹:Mappings(User.hbm.xml) 文件:User.cs User.hbm.xml…
6.SN.Controllers 文件夹Config(Controllers.xml) 文件夹Controllers(TestController.cs) Controllers.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object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net"> <object type="SN.Contr…
三层架构的研究 三层体系结构的概念 用户界面表示层(USL) 业务逻辑层(BLL) 数据访问层(DAL) BLL将USL与DAL隔开了,并且加入了业务规则   各层的作用 1:数据数据访问层:主要是对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而不是指原始数据,也就是说,是对数据的操作,而不是数据库,具体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 2:业务逻辑层: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的操作,也可以理解成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如果说数据层是积木,那逻辑层就是对这些积木的搭建. 3…
首先是软件的应用分层架构 标准三层架构: 1:数据访问层:实现了数据的持久化 2:业务逻辑层:对逻辑的实现及处理,实际上不可能在表示层对数据不做任何处理,但是尽可能的将逻辑分为一层 3:表示层:数据的展示 优点: 降低了一个程序的耦合度,一个类中有一千行代码可以转化为三个类中各写300多行代码,每个类实现自己的功能 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标准化趋势,更加的适应于面向接口编程,注重<开闭原则>的实现,对修改关闭,而对扩展开放, 扩展的功能定义为接口,程序员进行实现,在现有的代码中组合进新功能的实现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