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VS调试时 大家是否想知道当前变量 占用了内存多少空间呢 这对系统调优还是很有帮助的吧…
C语言中计算变量占用内存空间 在C语言中通常用[sizeof]运算符计算变量占内存空间,如下面的例子:…
系列目录     [已更新最新开发文章,点击查看详细] 在调试期间,“内存”窗口显示应用程序正在使用的内存空间. 调试器窗口(如监视窗口.自动窗口.局部变量窗口和快速监视对话框)显示变量,这些变量存储在内存中的特定位置.“内存”窗口向您显示整体图片.内存视图便于检查在其他窗口中显示不好的大数据块(例如缓冲区或大字符串). 内存窗口不限于显示数据.它显示内存空间中的所有内容,包括数据.代码和未分配内存中的随机垃圾位. 内存窗口不可用于脚本或SQL调试.这些语言不能识别内存概念. 01 打开内存窗口…
在[Xamarin+Prism开发详解三:Visual studio 2017 RC初体验]中分享了Visual studio 2017RC的大致情况,同时也发现大家对新的Visual Studio很是感兴趣.于是发时间深入研究了一下Visual Studio 2017RC 是不是和微软Connect()://2016上说得一样神. 总共列出了12点,耐心点慢慢看! 1,添加了不少[代码样式]的设置项目. 通过合理的设置每个人都能写出优美的代码,而且团队项目也可以达到统一代码风格. this首选…
Visual Studio 2017 正式版发布,该版本不仅添加了实时单元测试.实时架构依赖关系验证等新特性,还对许多实用功能进行了改进,如代码导航.IntelliSense.重构.代码修复和调试等等.无论使用哪种语言或平台,都能节省开发者在日常任务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此外,该版本还带来了一个新的轻量化和模块化的安装体验,可根据需要量身定制安装.多个增强功能汇集在一起,使 Visual Studio 2017 的启动速度比 Visual Studio 2015 快3倍,解决方案加载时间缩短 2…
Visual Studio号称宇宙第一IDE, 2017年3月7日强大的微软帝国时隔两年多终于发布新一代IDE Visual Studio 2017.支持的功能简直不能太多,详情移步:https://www.visualstudio.com/en-us/news/releasenotes/vs2017-relnotes   大家更加关注的还是在跨平台方面,让人欣慰的是强大的vs2017把这些都集成了,开发.net core项目不用像之前那么麻烦了. 有两种安装方式,一是在线安装,二是下载离线安装…
Visual Studio 2017正式已经于2017.3.7号正式发布,选在这一天发布也是为了纪念Visual Studio 二十周年.MVP 2017技术峰会将于这个周末(3.17)在北京举办,由于正在外地出差不能前往参加很是遗憾.我是从Visual Studio 6一路走过来的一线开发人员,亲历.NET (自2002年接触)开发这15年的变化.从Visual Studio 2003的ASP.NET Form到ASP.NET MVC,最后到AngularJS +Bootstrap,从Wind…
全新的安装体检 VS2017更好的支持了按需安装的特点,用户可以仅选择需要的功能安装,节省了不少的Disk 最小的安装仅有几百兆,但也支持20多种编程语言的编辑和源码管理 支持创建自定义的离线安装包 如果想在另一台无法访问 Internet 的计算机上安装 Visual Studio 2017,首先要创建一个包含所有必需的 Visual Studio 文件和组件的脱机安装布局.具体方法可以参照https://docs.microsoft.com/zh-cn/visualstudio/instal…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葡萄城控件技术团队博客,更多更好的原创文章尽在这里~~ Visual Studio是世界上最好的IDE之一,如果是 .NET世界,那就没有之一了(^_^),而最近推出的Visual Studio 2017在移动平台方面更是加强了这一点.这个版本包含了一些非常棒的功能,包括实时单元测试.新的重构.代码提示.C#7.0的支持,以及帮助移动开发人员构建更好的移动应用程序的功能.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Visual Studio 2017中有哪些功能使得移动开发变得更加容易. Visu…
前言 Visual Studio 2017已经发布了很久了.做为集成了Asp.Net Core 1.1的地表最强IDE工具,越来越受.NET系的开发人员追捧. 随着Google Angular4的发布.我一直在想,怎么能够用这个地表最强IDE工具编写Angular4的Asp.Net Core项目.经过不屑的研究.终于的得到了一套很好的解决方案与大家分享. 文章转载请著名出处:http://www.cnblogs.com/smallprogram 我们的目的 随着Web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