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标准的决策树:会根每维特征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进而决定不同特征从上至下构建分类节点的顺序.Random Forest Classifier:使用相同的训练样本同时搭建多个独立的分类模型,然后通过投票的方式,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最终的分类决策.随机选取特征.GBDT:按照一定次序搭建多个分类模型,模型之间存在依赖关系,一般,每一个后续加入的模型都需要对集成模型的综合性能有所贡献,最终期望整合多个弱分类器,搭建出具有更强分类能力的模型. #coding=utf8 # 导入panda…
首先明确一点,gbdt 无论用于分类还是回归一直都是使用的CART 回归树.不会因为我们所选择的任务是分类任务就选用分类树,这里面的核心是因为gbdt 每轮的训练是在上一轮的训练的残差基础之上进行训练的.这里的残差就是当前模型的负梯度值 .这个要求每轮迭代的时候,弱分类器的输出的结果相减是有意义的.残差相减是有意义的. 如果选用的弱分类器是分类树,类别相减是没有意义的.上一轮输出的是样本 x 属于 A类,本一轮训练输出的是样本 x 属于 B类. A 和 B 很多时候甚至都没有比较的意义,A 类-…
python3 学习使用随机森林分类器 梯度提升决策树分类 的api,并将他们和单一决策树预测结果做出对比 附上我的git,欢迎大家来参考我其他分类器的代码: https://github.com/linyi0604/MachineLearning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cross_valida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 import DictVectoriz…
[深度森林第三弹]周志华等提出梯度提升决策树再胜DNN   技术小能手 2018-06-04 14:39:46 浏览848 分布式 性能 神经网络   还记得周志华教授等人的“深度森林”论文吗?今天,ArXiv上公布了深度森林系列最新的第三弹——可做表示学习的多层GBDT. 在这篇题为“Multi-Layered 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s”的论文中,作者冯霁.俞扬和周志华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具有显式表示学习能力的多层GBDT森林(mGBDT),它可以与目标传播…
python3 学习机器学习api 使用了三种集成回归模型 git: https://github.com/linyi0604/MachineLearning 代码: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boston from sklearn.cross_valida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from sklearn.ensemble…
概念梳理 GBDT的别称 GBDT(Gradient Boost Decision Tree),梯度提升决策树.     GBDT这个算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名字,比如说MART(Multiple Additive Regression Tree),GBRT(Gradient Boost Regression Tree),Tree Net等,其实它们都是一个东西(参考自wikipedia – Gradient Boosting),发明者是Friedman. 研究GBDT一定要看看Friedman的pa…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void main() { , j = ; ]; *sizeof(char*)); //int array[10] if (myarray == NULL) { return; } ; i<; i++) { myarray[i] = (*sizeof(char)); //char buf[100]; if (myarray[…
对于最多几千人同时在线的通信应用,通常使用单台服务器就可以支撑.但是,当同时在线的用户数达到几万.几十万.甚至百万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很多的服务器来分担负载.但是,依据什么规则和结构来组织这些服务器,并使它们能相互协调合作,是最关键的问题.如果你的通信应用是基于ESFramework通信框架构建的,当同时在线的用户人数剧增时,就可以非常容易地迁移到ESPlatform,以解决巨大并发的问题. ESPlatform 旨在协助快速构建大型的基于ESFramework通信框架的通信应用.ESPlatfo…
文中所讲基本都是以非阻塞IO.异步IO为基础.对于阻塞式IO,下面的编程模型几乎都不适用 Reactor三种线程模型 单线程模型 单个线程以非阻塞IO或事件IO处理所有IO事件,包括连接.读.写.异常.关闭等等.单线程Reactor模型基于同步事件分离器来分发事件,这个同步事件分离器,可以看做是一个单线程的while循环.下图描述了单线程模型的处理过程,看起来与网上大部分资料的图片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 注意上面的Selector之所以会有OP_ACEEPT事件,是因为在单线程模型中,Selec…
HTTPD三种工作模型 MPM是apache的多道处理模块,用于定义apache对客户端请求的处理方式.在linux中apache常用的三种MPM模型分别是prefork.worker和event. prefork: 预先生成进程,一个请求用一个进程响应.Apache2.2版本默认使用prefork模型.优点:稳定可靠.执行效率高,任何一个进程的崩溃不会影响其它请求.缺点:在大并发的时候对服务器资源消耗严重. worker: 基于线程的处理方式,一个进程生成多个线程,一个请求用一个线程响应.由于…
笔者提交到gitHub上的问题描述地址是:https://github.com/tensorflow/tensorflow/issues/20140 三种持久化模型加载方式的一个小结论 加载持久化模型的三种方式: 第一,saver.restore:属于当前代码计算图已经定义,我需要将持久化模型中变量的值加载到当前代码计算图中的变量中去.所以,两者只能是持久化模型中的变量是当前代码计算图中变量集合的一个子集,必须是一种严格包含的关系.(当然,可以在初始化Saver的时候指定加载哪些变量) 第二,i…
二级指针相对于一级指针,显得更难,难在于指针和数组的混合,定义不同类型的二级指针,在使用的时候有着很大的区别 第一种内存模型char *arr[] 若有如下定义 char *arr[] = {"abc", "def", "ghi"}; 这种模型为二级指针的第一种内存模型,在理解的时候应该这样理解:定义了一个指针数组(char * []),数组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地址. 在使用的时候,若要使用中间量操作元素,那么此时中间量应该定义为 char *tm…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ensemble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def load_data_regression(): ''' 加载用于回归问题的数据集 ''' #使用 scikit-learn 自带的一个糖尿病病人的数据集 diabetes = datasets.load_di…
什么是同步和异步? 烧水,我们都是通过热水壶来烧水的.在很久之前,科技还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如果我们要烧水,需要把水壶放到火炉上,我们通过观察水壶内的水的沸腾程度来判断水有没有烧开.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市面上的水壶都有了提醒功能,当我们把水壶插电之后,水壶水烧开之后会通过声音提醒我们水开了.对于烧水这件事儿来说,传统水壶的烧水就是同步的,高科技水壶的烧水就是异步的. 同步请求,A调用B,B的处理是同步的,在处理完之前他不会通知A,只有处理完之后才会明确的通知A. 异步请求,A调用B,B的处理是异…
在网页中,元素有三种布局模型:流动模型(Flow) 默认的.浮动模型 (Float).层模型(Layer).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三种布局模型. 三种布局模型介绍: 1.流动模型(Flow) 流动(Flow)模型是默认的网页布局模式.也就是说网页在默认状态下的 HTML 网页元素都是根据流动模型来分布网页内容的. 流动布局模型具有2个比较典型的特征: 第一点,块状元素都会在所处的包含元素内自上而下按顺序垂直延伸分布,因为在默认状态下,块状元素的宽度都为100%.实际上,块状元素都会以行的形式占据位置…
概述 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又叫 MART(Multiple Additive Regression Tree),是一种迭代的决策树算法,该算法由多棵决策树组成,所有树的结论累加起来做最终答案.它在被提出之初就和SVM一起被认为是泛化能力较强的算法.GBDT中的树是回归树(不是分类树),GBDT用来做回归预测,调整后也可以用于分类. 集成学习==>提升方法族==>梯度提升方法==>以决策树作为基学习器的梯度提升方法 集成学习 集成学习…
http://www.jianshu.com/p/005a4e6ac775 综述   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又叫 MART(Multiple Additive Regression Tree),是一种迭代的决策树算法,该算法由多棵决策树组成,所有树的结论累加起来做最终答案.它在被提出之初就和SVM一起被认为是泛化能力较强的算法.  GBDT中的树是回归树(不是分类树),GBDT用来做回归预测,调整后也可以用于分类.  GBDT的思想使其具有天…
今天是周末,之前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周都要写一篇博客,不管是关于什么内容的都行,关键在于总结和思考,今天我选的主题是梯度提升树的一些方法,主要从这些方法的原理以及实现过程入手讲解这个问题. 本文按照这些方法出现的先后顺序叙述. GBDT 梯度提升树实在提升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使用范围更广的方法,当处理回归问题时,提升树可以看作是梯度提升树的特例(分类问题时是不是特例?). 因为提升树在构建树每一步的过程中都是去拟合上一步获得模型在训练集上的残差.后面我们将会介绍,这个残存正好是损失函数的…
集成学习总结 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 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Boosted Tree:一篇很有见识的文章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332085 AdaBoost与GBDT的区别 通俗来说不是很好说,我这里简单说说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模型都是加法模型.学习算法都是前向分布算法:每一步都需要训练一个弱分类器来弥补上一轮弱分类器的不足.不同点:Adaboost是新的弱学习…
今天捣鼓了一会虚拟机,对上网方式又学习了一遍,之前摆弄过,现在又捡起来了,主要自己整理一下,方面后面复习.主要有三种网络模型:桥接.仅主机(Host-Only).NAT.自己亲测了这三种方式,都可以上网. 说明: 配置:Win7 64位+VMware10.0+Ubuntu14.04. 网络模型:VMnet0是VMware用于虚拟桥接网络下的虚拟交换机; VMnet1是VMware 用于虚拟Host-Only 网络下的虚拟交换机: VMnet8是VMware用于虚拟NAT网络下的虚拟交换机. 里面…
服务器设计技术有很多,按使用的协议来分有TCP服务器和UDP服务器.按处理方式来分有循环服务器和并发服务器. 1  循环服务器与并发服务器模型 在网络程序里面,一般来说都是许多客户对应一个服务器,为了处理客户的请求,对服务端的程序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目前最常用的服务器模型有: ·循环服务器:服务器在同一时刻只能响应一个客户端的请求 ·并发服务器:服务器在同一时刻可以响应多个客户端的请求 1.1 UDP循环服务器的实现方法: UDP循环服务器每次从套接字上读取一个客户端的请求->处理->然后将…
目录 随机森林原理 随机森林代码(Spark Python) 随机森林原理 参考:http://www.cnblogs.com/itmorn/p/8269334.html 返回目录 随机森林代码(Spark Python) 代码里数据:https://pan.baidu.com/s/1jHWKG4I 密码:acq1 # -*-coding=utf-8 -*- from pyspark import SparkConf, SparkContext sc = SparkContext('local'…
1.提升树 以决策树为基函数的提升方法称为提升树.决策树可以分为分类树和回归树.提升树模型可以表示为决策树的加法模型. 针对不同的问题的提升术算法的主要区别就是损失函数的不同,对于回归问题我们选用平方损失函数,对于分类问题,我们使用指数损失函数.特别的,对于二分类问题,我们提升树就是把AdaBoost的基分类器选为二分类树即可. 对于回归问题的提升树,我们每一步都是在拟合残差,为什么是在拟合残差?,看公式                                     其中,r代表的就是…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 集成学习的思想是将若干个学习器(分类器&回归器)组合之后产生一个新学习器.弱分类器(weak learner)指那些分类准确率只稍微好于随机猜测的分类器(errorrate < 0.5): 集成算法的成功在于保证弱分类器的多样性(Diversity).而且集成不稳定的算法也能够得到一个比较明显的性能提升 常见的集成学习思想有: Bagging Boosting Stacking Why need Ensemble Learning? 1. 弱分…
使用python3 学习了决策树分类器的api 涉及到 特征的提取,数据类型保留,分类类型抽取出来新的类型 需要网上下载数据集,我把他们下载到了本地, 可以到我的git下载代码和数据集: https://github.com/linyi0604/MachineLearning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cross_valida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 impor…
https://www.quora.com/Why-do-people-use-gradient-boosted-decision-trees-to-do-feature-transform Why is linearity/non-linearity important?Most of our classification models try to find a single line that separates the two sets of point. I say that they…
构建的每一颗树的数据都是有放回的随机抽取的(也叫bootstrap),n_estimators参数是你想设置多少颗树,还有就是在进行树的结点分裂的时候,是随机选取一个特征子集,然后找到最佳的分裂标准.…
每每以为攀得众山小,可.每每又切实来到起点,大牛们,缓缓脚步来俺笔记葩分享一下吧,please~ --------------------------- 笔者寄语:有一篇<有监督学习选择深度学习还是随机森林或支持向量机?>(作者Bio:SebastianRaschka)中提到,在日常机器学习工作或学习中,当我们遇到有监督学习相关问题时,不妨考虑下先用简单的假设空间(简单模型集合),例如线性模型逻辑回归.若效果不好,也即并没达到你的预期或评判效果基准时,再进行下换其他更复杂模型来实验. ----…
每每以为攀得众山小,可.每每又切实来到起点,大牛们,缓缓脚步来俺笔记葩分享一下吧,please~ --------------------------- 本笔记来源于CDA DSC,L2-R语言课程所学进行的总结. 一.介绍:梯度提升树(Gradient Boost Decision Tree) Boosting算法和树模型的结合.按次序建立多棵树,每棵树都是为了减少上一次的残差(residual),每个新的模型的建立都是为了使之前模型的残差往梯度方向减少.最后将当前得到的决策树与之前的那些决策…
http://www.cnblogs.com/maybe2030/p/4585705.html 阅读目录 1 什么是随机森林? 2 随机森林的特点 3 随机森林的相关基础知识 4 随机森林的生成 5 袋外错误率(oob error) 6 随机森林工作原理解释的一个简单例子 7 随机森林的Python实现 8 参考内容 回到顶部 1 什么是随机森林? 作为新兴起的.高度灵活的一种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简称RF)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市场营销到医疗保健保险,既可以用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