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
Spark2 oneHot编码--标准化--主成分--聚类
】的更多相关文章
Spark2 oneHot编码--标准化--主成分--聚类
1.导入包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SparkSession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Dataset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Row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DataFrame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Column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DataFrameReader import org.apache.…
文本离散表示(二):新闻语料的one-hot编码
上一篇博客介绍了文本离散表示的one-hot.TF-IDF和n-gram方法,在这篇文章里,我做了一个对新闻文本进行one-hot编码的小实践. 文本的one-hot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我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自己造轮子,第二种是用深度学习框架keras来做.同时,我发现尽管sklearn可以实现对特征向量的one-hot,但并不适用于文本的处理. 代码和新闻文本文件可到我github主页下载:https://github.com/DengYangyong/one_hot_distribution.…
OneHot编码
One-Hot编码 What.Why And When? 一句话概括:one hot编码是将类别变量转换为机器学习算法易于利用的一种形式的过程. 目录: 前言: 通过例子可能更容易理解这个概念. 假设我们有一个迷你数据集: 公司名 类别值 价格 VW 1 20000 Acura 2 10011 Honda 3 50000 Honda 3 10000 其中,类别值是分配给数据集中条目的数值编号.比如,如果我们在数据集中新加入一个公司,那么我们会给这家公司一个新类别值4.当独特的条目增加时,类别值将…
在Keras模型中one-hot编码,Embedding层,使用预训练的词向量/处理图片
最近看了吴恩达老师的深度学习课程,又看了python深度学习这本书,对深度学习有了大概的了解,但是在实战的时候, 还是会有一些细枝末节没有完全弄懂,这篇文章就用来总结一下用keras实现深度学习算法的时候一些我自己很容易搞错的点. 一.与序列文本有关 1.仅对序列文本进行one-hot编码 比如:使用路透社数据集(包含许多短新闻及其对应的主题,包括46个不同的主题,每个主题有至少10个样本)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reuters (train_data,train…
HAWQ + MADlib 玩转数据挖掘之(六)——主成分分析与主成分投影
一.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简介 在数据挖掘中经常会遇到多个变量的问题,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多个变量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例如,网站的"浏览量"和"访客数"往往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而电商应用中的"下单数"和"成交数"也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这里的相关关系可以直观理解为当浏览量较高(或较低)时,应该很大程度上认为访客数也较高(或较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只有两个变量,当变量个数…
主成分_CPA
基本原理:方差最大原理 通过正交变换将原相关性变量转化为不相关的变量 第一主成分:线性组合 方差最大 第二主成分:线性组合,COV(F1,F2)=0 步骤: 原始数据标准化:DataAdjust(m*n)[m个样本,n个变量] 计算样本的协方差矩阵[cov=(n*n)] 计算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确定主成分:将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序,计算贡献率,取累计贡献率大于85%即可,确定主成分个数k,选取k个特征向量组成矩阵EigenVectors(n*k). 样本点投影到特征向量上:Y(m*k)=…
R语言实战(九)主成分和因子分析
本文对应<R语言实战>第14章:主成分和因子分析 主成分分析(PCA)是一种数据降维技巧,它能将大量相关变量转化为一组很少的不相关变量,这些无关变量成为主成分.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是一系列用来发现一组变量的潜在结构的方法.通过寻找一组更小的.潜在的或隐藏的结构来解释已观测到的.显式的变量间的关系. 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大样本来支撑稳定的结果,但是多大是足够的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数据分析师常使用经验法则:因子分析需要5~10倍于变量数的样本数.另外有研究表明,所需样本量依赖于因子数目.与…
机器学习:PCA(使用梯度上升法求解数据主成分 Ⅰ )
一.目标函数的梯度求解公式 PCA 降维的具体实现,转变为: 方案:梯度上升法优化效用函数,找到其最大值时对应的主成分 w : 效用函数中,向量 w 是变量: 在最终要求取降维后的数据集时,w 是参数: 1)推导梯度求解公式 变形一 变形二 变形三:向量化处理 最终的梯度求解公式:▽f = 2 / m * XT . (X . dot(w) ) 二.代码实现(以二维降一维为例) 1)模拟数据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X…
R in action读书笔记(19)第十四章 主成分和因子分析
第十四章:主成分和因子分析 本章内容 主成分分析 探索性因子分析 其他潜变量模型 主成分分析(PCA)是一种数据降维技巧,它能将大量相关变量转化为一组很少的不相关变量,这些无关变量称为主成分.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是一系列用来发现一组变量的潜在结构的方法.它通过寻找一组更小的.潜在的或隐藏的结构来解释已观测到的.显式的变量间的关系. PCA与EFA模型间的区别 主成分(PC1和PC2)是观测变量(X1到X5)的线性组合.形成线性组合的权重都是通过最大化各主成分所解释的方差来获得,同时还要保证个…
数据预处理之独热编码(One-Hot):为什么要使用one-hot编码?
一.问题由来 最近在做ctr预估的实验时,还没思考过为何数据处理的时候要先进行one-hot编码,于是整理学习如下: 在很多机器学习任务如ctr预估任务中,特征不全是连续值,而有可能是分类值.如下: 分类变量(定量特征)与连续变量(定性特征).我们训练模型的变量,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以广告收入增长率为例,如果取值为0-1之间任意数,则此时变量为连续变量.如果把增长率进行分段处理,表示成如下形式:[0,0.3],(0.3,0.6],(0.6,1],那么此时变量为分类变量. 特征转换.对于分类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