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图原理详解及Python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导读]在之前的<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 第2章>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Q-Q图的概念,并且通过调用现成的python函数, 画出了Q-Q图, 验证了Q-Q图的两个主要作用,1. 检验一列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2. 检验两列数据是否符合同一分布.本篇文章将更加全面的为大家介绍QQ图的原理以及自己手写函数实现画图过程 本文的代码文件(jupyter)和数据文件可以在我们的公众号"数据臭皮匠" 中回复"QQ图"获取 Q-Q图是什么 QQ图是quantile-quan…
前言 之前一直在美图秀秀调整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首图,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老是调来调去,最后发出来的图片被裁剪了一大部分,丢失部分关键信息,十分恼火,于是想着用python写一个程序,把微信公众号首图的模式固定下来,方便以后写公众号. 思路 根据微信公众号首图要求,可以上传一个不超过5M的图片,且图片尺寸要是2.35:1的尺寸,换算成像素是900:383,有了这些参数就可以做文章了,这里有两种思路 把今天推文的标题(文字)用图片展示出来,使得文字排列错落有致,简单粗暴,而又不失美感,这里可以利用mat…
1.为什么需要VLAN 1.1 什么是VLAN? VLAN(Virtual LAN),翻译成中文是“虚拟局域网”.LAN可以是由少数几台家用计算机构成的网络,也可以是数以百计的计算机构成的企业网络.VLAN所指的LAN特指使用路由器分割的网络——也就是广播域. 在此让我们先复习一下广播域的概念.广播域,指的是广播帧(目标MAC地址全部为1)所能传递到的范围,亦即能够直接通信的范围.严格地说,并不仅仅是广播帧,多播帧(Multicast Frame)和目标不明的单播帧(Unknown Unicas…
本文来自腾讯前端开发工程师“ wendygogogo”的技术分享,作者自评:“在Web前端摸爬滚打的码农一枚,对技术充满热情的菜鸟,致力为手Q的建设添砖加瓦.” 1.GIF格式的历史 GIF ( 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 )原义是“图像互换格式”,是 CompuServe 公司在1987年开发出的图像文件格式,可以说是互联网界的老古董了. GIF 格式可以存储多幅彩色图像,如果将这些图像((https://www.qcloud.com/document/ ... w…
来自:http://blog.csdn.net/phunxm/article/details/9498829 一.什么是桥接          桥接工作在OSI网络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是一种以MAC地址来作为判断依据来将网络划分成两个不同物理段的技术,其被广泛应用于早期的计算机网络当中.        我们都知道,以太网是一种共享网络传输介质的技术,在这种技术下,如果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的时候,在同一物理网络介质上的计算机都需要接收,在接收后分析目的MAC地址,如果是属于目的MAC地址和自…
原文:http://blog.csdn.net/suipingsp/article/details/41645779 支持向量机基本上是最好的有监督学习算法,因其英文名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M.通俗来讲,它是一种二类分类模型,其基本模型定义为特征空间上的间隔最大的线性分类器,其学习策略便是间隔最大化,最终可转化为一个凸二次规划问题的求解. (一)理解SVM基本原理 1,SVM的本质--分类 给定一些数据点,它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类,现在要找到一个线性分类器把这些…
转自:http://dsqiu.iteye.com/blog/1705530 Skip List(跳跃表)原理详解与实现 本文内容框架: §1 Skip List 介绍 §2 Skip List 定义以及构造步骤   §3 Skip List 完整实现 §4 Skip List 概率分析 §5 小结 §1 Skip List 介绍 Skip List是一种随机化的数据结构,基于并联的链表,其效率可比拟于二叉查找树(对于大多数操作需要O(log n)平均时间).基本上,跳跃列表是对有序的链表增加上…
今天来学习下I2C通信~ I2C(Inter-Intergrated Circuit)指的是 IC(Intergrated Circuit)之间的(Inter) 通信方式.如上图所以有很多的周边设备都是用I2C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 I2C(Inter-Intergrated Circuit)通信使用Clock Line(SCL:Serial Clock)和Data Line(SDA:Serial Data).数据通过时钟同步经过数据线进行传输.这里生成时钟信号并输出的设备便是Master, 时钟…
大家知道,Java的多线程安全是基于Lock机制实现的,而Lock的性能往往不如人意. 原因是,monitorenter与monitorexit这两个控制多线程同步的bytecode原语,是JVM依赖操作系统互斥(mutex)来实现的. 互斥是一种会导致线程挂起,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又需要重新调度回原线程的,较为消耗资源的操作. 为了优化Java的Lock机制,从Java6开始引入了轻量级锁的概念. 轻量级锁(Lightweight Locking)本意是为了减少多线程进入互斥的几率,并不是要替代互…
本文属于<InfluxDB系列教程>文章系列,该系列共包括以下 15 部分: InfluxDB学习之InfluxDB的安装和简介 InfluxDB学习之InfluxDB的基本概念 InfluxDB学习之InfluxDB的基本操作 InfluxDB学习之InfluxDB的HTTP API写入操作 InfluxDB学习之InfluxDB数据保留策略(Retention Policies) InfluxDB学习之InfluxDB连续查询(Continuous Queries) InfluxDB学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