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UsjzMS1_rdxenw0TPlqwyQ 常用的 ping,tracert,nslookup 一般用来判断主机的网络连通性,其实 Linux 下有一个更好用的网络联通性判断工具,它可以结合ping nslookup traceroute 来判断网络的相关特性,这个命令就是 mtr. mtr 全称 my traceroute,是一个把 ping 和 traceroute 合并到一个程序的网络诊断工具. traceroute 默认使用…
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 UDP\RTP 中使用用于改善无线等网络丢包等问题 算法暂不介绍. 思路:FEC ENCODE 增加冗余包,当无线等网络丢包之后,接收端使用冗余包可将丢失的包DECODE出来. 举例:10个包,编码后会增加2个包,共12个包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丢失第5和第9包,仅靠剩下的10个包就可以解出第5和第9包. 结果就是,接收端接收到了完整的10个包,代价仅仅是增加了冗余和cpu编解码的消耗. 参考: 1. RTP抗丢包传输方案 点击打…
最近公司有一个直播的测试项目,需要模拟各种网络环境下的直播状态,最后找到一款这样的软件(如果有遇到更好的软件,望和网友多多交流) 介绍一款windows下的网络模拟器,可以模拟各种丢包或延迟的网络(Network Emulator for Windows Toolkit) 下载地址:https://blog.mrpol.nl/2010/01/14/network-emulator-toolkit/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使用方法: 软件界面: 首先,我们在正常网络下ping一下我们的路由器: 可以看到…
原文链接 http://www.litrin.net/2013/03/01/android%E4%B9%8B%E7%BD%91%E7%BB%9C%E4%B8%A2%E5%8C%85%E4%BA%8B%E4%BB%B6/ 有那么一个应用,同样的服务器端,同样的Wi-Fi网络下,Android连 接速度总是慢过iphone一个数量级.起先怀疑跟Android的硬件有关,无奈的是通过3G甚至于2G EDGE无线连接,速度均超过Wi-Fi.然后这个责任就一把归结到了“Android不如iPhone”,“…
一.ARP协议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将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 IP地址在OSI模型第三层,MAC地址在OSI第二层,彼此不直接通信: 在通过以太网发生IP数据包时,先封装第三层(32位IP地址)和第二层(48位MAC地址)的报头: 但由于发送数据包时只知道目标IP地址,不知道其Mac地址,且不能跨越第二.三层,所以需要使用地址解析协议. ARP工作流程分请求和响应: 在dos窗口内"ping"某个域名抓取到的包: 二.IP协…
小结: 1.ICMP 常见网络丢包故障分析及处理 云极安 云极安 2019-12-25 我们在管理维护网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数据包丢失的现象.使用Ping命令进行连通性测试,则会发现Ping包延时远远超过正常值,甚至无法到达,同时还伴随着网络服务应用障碍,如打开网站速度很慢,严重时甚至打不开网页,在线浏览视频或者召开视频会议时话音断断续续.图像马塞克.断线等. 网络丢包是网络中常见的故障之一,它会引起网速降低甚至造成网络中断,本文就在日常的网络管理工作中常见的几种丢包故障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
原文链接:安全运维之:网络性能评估工具Iperf详解:http://os.51cto.com/art/201410/454889.htm 参考博文:http://linoxide.com/monitoring-2/install-iperf-test-network-speed-bandwidth/     http://fasterdata.es.net/performance-testing/network-troubleshooting-tools/iperf-and-iperf3/ 一.…
UDP数据包长度 UDP数据包的理论长度 udp数据包的理论长度是多少,合适的udp数据包应该是多少呢?从TCP-IP详解卷一第11章的udp数据包的包头可以看出,udp的最大包长度是2^16-1的个字节.由于udp包头占8个字节,而在ip层进行封装后的ip包头占去20字节,所以这个是udp数据包的最大理论长度是2^16-1-8-20=65507. 然而这个只是udp数据包的最大理论长度.首先,我们知道,TCP/IP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包括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UDP属于运输…
UDP主要丢包原因及具体问题分析 一.主要丢包原因   1.接收端处理时间过长导致丢包:调用recv方法接收端收到数据后,处理数据花了一些时间,处理完后再次调用recv方法,在这二次调用间隔里,发过来的包可能丢失.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修改接收端,将包接收后存入一个缓冲区,然后迅速返回继续recv.   2.发送的包巨大丢包:虽然send方法会帮你做大包切割成小包发送的事情,但包太大也不行.例如超过50K的一个udp包,不切割直接通过send方法发送也会导致这个包丢失.这种情况需要切割成小包再逐个se…
可以根据wireshark的Seq序列号和Ack序列号来进行详细分析. 可见,网络丢包(可能是网络拥堵.也有可能是骨干网上有"防火墙"故意随机丢包,因为这个服务器的IP放在国外)对于网络的响应会有很大的影响. 丢包(或者超时)后的重传是TCP协议中一个很重要的机制.这个机制可以有不同的策略.值得研究和仔细分析. 在本人就不展开了. 仅仅是描述了TCP应用当中发生的Retransmission.这一切如果不通过抓包,用户是不能察觉的,可能感觉到"网络慢". UDP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