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之路22】冒泡排序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Python之路,Day21 - 常用算法学习   本节内容 算法定义 时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 常用算法实例 1.算法定义 算法(Algorithm)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也就是说,能够对一定规范的输入,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所要求的输出.如果一个算法有缺陷,或不适合于某个问题,执行这个算法将不会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算法可能用不同的时间.空间或效率来完成同样的任务.一个算法的优劣可以用空间复杂度与时间复杂度来衡量. 一…
1.变量互换 a = 123 b = 456 temp = a a = b b = temp python比较简单的变量互换: a = 123 b = 456 a,b = b,a print(a,b) 2.将列表中最大的值放置到最后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utf-8 -*- li = [11,44,33,66,22] for i in range(len(li)-1): if li[i] > li[i+1]: temp = li[i] li[i] =…
选择排序 时间复杂度 二.计算方法 1.一个算法执行所耗费的时间,从理论上是不能算出来的,必须上机运行测试才能知道.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个算法都上机测试,只需知道哪个算法花费的时间多,哪个算法花费的时间少就可以了.并且一个算法花费的时间与算法中语句的执行次数成正比例,哪个算法中语句执行次数多,它花费时间就多. 一个算法中的语句执行次数称为语句频度或时间频度.记为T(n). 2.一般情况下,算法的基本操作重复执行的次数是模块n的某一个函数f(n),因此,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记做:T(n)=O(f…
楔子 如果有这样一个列表,让你从这个列表中找到66的位置,你要怎么做? l = [2,3,5,10,15,16,18,22,26,30,32,35,41,42,43,55,56,66,67,69,72,76,82,83,88] 你说,so easy! l.index(66)... 我们之所以用index方法可以找到,是因为python帮我们实现了查找方法.如果,index方法不给你用了...你还能找到这个66么? l = [2,3,5,10,15,16,18,22,26,30,32,35,41,…
学习内容 1.初识面向对象 类:抽象的,模子 对象:具体的,根据类规范 代码精简,修改方便,属性规范2.对象 查看属性 调用方法 __dict__,增删改查,通过字典语法进行3.类名 1.实例化 2.调用方法 3.调用静态属性 __dict__,类中的名字,只能看4.面向对象情况 1.一类事物,有相似的属性和功能 2.当有几函数,需要反复传入相同的参数,可以考虑面向对象 代码区 1.人狗大战,闭包 def Dog(name, blood, aggr, kind): dog = { 'name':…
s12-20160130-day05 *:first-child { margin-top: 0 !important; } body>*:last-child { margin-bottom: 0 !important; } /* BLOCKS =============================================================================*/ p, blockquote, ul, ol, dl, table, pre { margin…
昨天用c写了简单的冒泡排序算法之后,正好最近在学 python,也想试试用python实现一下. 总体感觉,对于这种简答的小程序,python 确实充分体现了他简洁,易懂的特点.写起来特别流畅,舒服.但是写完之后总感觉哪里有点别扭,就是可能用管了c,对于那种很强的逻辑顺序有着天然的倾向. 先设计好排序的函数,然后在主函数里调用,模块间的数据传递啊,地址传递啊,让我们不仅理解了程序,也对他底层的操作有了了解.比如一个交换数据函数,传递的必须是地址,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交换.不相信的客官看这里: 我把…
一.冒泡排序介绍 冒泡排序(英语: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二.冒泡排序原理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一步做完,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
一.介绍 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元素列,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如果顺序(如从大到小.首字母从Z到A)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 走访元素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相邻元素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元素列已经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升序或降序排列), 就如同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的气泡最终会上浮到顶端一样,故名“冒泡排序”. 二.原理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
别想太多了,这个冒泡排序就是我们脑海中想到的那个冒泡,就好像是气泡一样,较小的元素比较轻,从而要往上浮出来, 冒泡排序算法. 要对‘气泡’序列处理若干遍.所谓一遍处理,就是自底向上检查一遍这个序列,并时刻注意两个相邻的元素的顺序是否正确.如果发现两个相邻元素的顺序不对,即‘轻’的元素在下面,就交换它们的位置.显然,处理一遍之后,‘最轻’的元素就浮到了最高的位置:处理两遍之后,‘第二轻的元素’就浮到了第二高的位置.在做第二遍处理时,由于最高位置上的元素已是‘最轻’的元素,所以就不用检查了.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