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包经由路由转发时源.目的IP地址及MAC地址变化情况.  IP数据包经由路由转发的时候源ip,目的ip,源MAC,目的mac是否发生改变,如何改变?   A—–(B1-B2)—–(C1-C2)——-E   如上为例,B1和B2是路由器B上的两个接口,C1和C2是路由器C上的两个接口,A和E是PC,由主机A向主机E发送数据包,那么在主机A形成的数据包的目的IP就是E的IP,源IP就是主机A的IP地址,目标MAC地址就是B1的MAC地址,源MAC地址就是A的MAC地址.  由A发给路由器B,B经…
关于MAC地址和IP地址在传输过程中变与不变的问题: 结论:MAC地址在同一个广播域传输过程中是不变的,在跨越广播域的时候会发生改变的:而IP地址在传输过程中是不会改变的(除NAT的时候),总结为 路由转发MAC不变,IP变. 我们知道的几个概念: 首先我们要知道,MAC地址是用于同意物理或逻辑第2层网络上的设备间进行通信的: 而第三层地址(IP地址)是可以在多个网络设备之间通信的.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MAC地址是在同一个广播域有效的,那么去了另外一个广播域(网段)MAC地址肯定要改变的:…
分层思想 首先,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是基于分层思想而出现的.分层思想,就是将复杂流程分解为几个功能单一的子过程. 优点: 可以让整个流程更加清晰, 让复杂问题简单化, 更容易发现问题,并真对性的解决问题. 类比: 牛奶到达我们手中,经历了以下过程,奶牛生产→卡车运输→工厂加工→超市贩卖→我们购买牛奶 奶牛负责产奶,运输车负责运输,工厂负责加工,超市负责销售,消费者只用购买 而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与我们购买牛奶过程相似,数据层层传递. 将网络进行分层划分后 人员分工明确,更有专业性 可以很容易用…
在网上发现了一个好用的工具PacketSender,数据包发送器.对于写网络程序来说,有很大的便利性.虽然在linux下,netcat工具也很好用,但是这个也不错. 原本是英文的,给翻译了一下.这是基于QT开发的.有一些翻译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 本文由乌合之众 lym瞎编,欢迎转载 blog.cnblogs.net/oloroso 本文由乌合之众 lym瞎编,欢迎转载 my.oschina.net/oloroso 下面是翻译后的源码包,下载地址 实际上是一个bzip包,因为博客园不支持bz2文…
相关学习资料 https://www.frozentux.net/iptables-tutorial/cn/iptables-tutorial-cn-1.1.19.html http://zh.wikipedia.org/wiki/Netfilter http://www.netfilter.org/projects/iptables/ http://linux.vbird.org/linux_server/0250simple_firewall.php http://linux.vbird.o…
https://blog.csdn.net/liang_operations/article/details/80747510 实现内部服务器C可以经过服务器B进行上网. 3.1服务器双网卡,一块配置外网IP,一块配置内网IP(内网的不要设置网关) [root@liang ~]# ip a 1: lo: <LOOPBACK,UP,LOWER_UP> mtu 65536 qdisc noqueue state UNKNOWN link/loopback 00:00:00:00:00:00 brd…
ISO制定的OSI参考模型的过于庞大.复杂招致了许多批评.与此对照,由技术人员自己开发的TCP/IP协议栈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如图2-1所示,是TCP/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的对比示意图. 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 TCP/IP协议栈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计算机网(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ARPANET)和其后继因特网使用的参考模型.ARPANET是由美国国防部(U.S.Department of Defense,Do…
reference:http://blog.51cto.com/lyhbwwk/2162568                    https://blog.csdn.net/wangzhen209/article/details/74453548     一.IP包格式 IP数据包是一种可变长分组,它由首部和数据负载两部分组成.首部长度一般为20-60字节(Byte),其中后40字节是可选的,长度不固定,前20字节格式为固定.数据负载部分的长度一般可变,整个IP数据包的最大长度为65535B…
Linux 中的网络数据包捕获 Ashish Chaurasia, 工程师 简介: 本教程介绍了捕获和操纵数据包的不同机制.安全应用程序,如 VPN.防火墙和嗅探器,以及网络应用程序,如路由程序,都依赖类似于本文描述的方 法来完成工作.一旦接触到它们,您将会离不开它们. 标记本文! 发布日期: 2004 年 5 月 31 日 级别: 初级 访问情况 8870 次浏览 建议: 2 (查看或添加评论)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平均分 (共 9 个评分)…
转自: https://blog.51cto.com/lyhbwwk/2162568 一.IP包格式 IP数据包是一种可变长分组,它由首部和数据负载两部分组成.首部长度一般为20-60字节(Byte),其中后40字节是可选的,长度不固定,前20字节格式为固定.数据负载部分的长度一般可变,整个IP数据包的最大长度为65535B. 1.版本号(Version) 长度为4位(bit),IP v4的值为0100,IP v6的值为0110. 2.首部长度 指的是IP包头长度,用4位(bit)表示,十进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