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802.11 无限局域网】的更多相关文章

(1)无线通讯的两个重要特征 ——Hidden node problem 双方虽然听不到对方的讯号,但同时传送给相同的对象导致了碰撞(这个时候双方都不知道发生了碰撞) ——Exposed node problem 双方都可以听得到对方的讯号,但同时可以传送给不同的对象(不会发生碰撞) (2)不能像CSMA/CD有冲撞的侦察,就算是碰撞了,发送数据的节点也不知道.一个IEEE 802.11最大可以传输2000多个字节,为了让长分组在送的时候可以减少碰撞的几率,减少浪费的带宽,所以设计一个比较小的R…
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WIFI和蓝牙 ㈠无线局域网 1.定义       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简称WLAN.它是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 RF)的技术,使用电磁波,取代旧式碍手碍脚的双绞铜线(Coaxial)所构成的局域网络,在空中进行通信连接,使得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架构让用户透过它,达到“信息随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        在无线局域网WLAN发明之前,人们…
文章转自: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14604/article/details/105016637 学习课程:<2019王道考研计算机网络> 学习目的:利用最省时间的方法学习考研面试中的计算机网络. 1.思维导图 2.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 (1)局域网的概念及特点 (2)局域网拓扑结构 (3)局域网传输介质 (4)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局域网分类 (6)IEEE 802 标准 重点: (7)MAC子层与LLC子层 3.以太网与IEEE 802…
IEEE 802.11 标准列表 IEEE 802.11,1997年,原始标准(2Mbit/s,播在2.4GHz). IEEE 802.11a,1999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播在5GHz). IEEE 802.11b,1999年,物理层补充(11Mbit/s播在2.4GHz). IEEE 802.11c,符合802.1D的媒体接入控制层桥接(MAC Layer Bridging). IEEE 802.11d,根据各国无线电规定做的调整. IEEE 802.11e,对服务等级(Qual…
IEEE 802又称为LMSC(LAN /MAN Standards Committee, 局域网/城域网标准委员会), 致力于研究局域网和城域网的物理层和MAC层中定义的服务和协议, 对应OSI网络参考模型的最低两层(即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I EEE 802也指IEEE标准中关于局域网和城域网的一系列标准. 更确切的说,IEEE 802标准仅限定在传输可变大小数据包的网络.事实上,IEEE 802将OSI的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分别是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
ISO/IEC 7498标准,它定义了网络互联的7层框架,也就是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模型). 交换机好比是邻近的街道,而路由器则是街道的交汇点. (交换机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也有四层,七层交换机; 路由器工作在第三层). 详见( http://www.he.edu.cn/learn/wlxy/netlan/index.html ) 交叉网线和直连网线 一.直连线互连 网线的两端均按 T568B 接 ,用于连接主机和设备,即DTE与DCE,如 1. 电 脑←—→ADSL 猫 2. AD…
IEEE 802.11p(又称WAVE,Wireless Access in the Vehicular Environment)是一个由IEEE 802.11标准扩充的通讯协定.这个通讯协定主要用在车用电子的无线通讯上.它设定上是从IEEE 802.11来扩充延伸,来符合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的相关应用.应用的层面包括高速率的车辆之间以及车辆与5.9千兆赫(5.85-5.925千兆赫)波段的标准ITS路边基础设施之间的资料数…
相关学习资料 Linux黑客大曝光: 第8章 无线网络 无线网络安全攻防实战进阶 无线网络安全 黑客大曝光 第2版 http://zh.wikipedia.org/wiki/IEEE_802.11 http://www.hackingexposedwireless.com/doku.php http://blog.csdn.net/gueter/article/details/4812726 http://my.oschina.net/u/994235/blog/220586#OSC_h2_6…
http://blog.csdn.net/jnu_simba/article/details/8957242 一.ISO/OSI参考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模型是由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的网络分层模型,共七层,如下图. 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定义了所有电子及物理设备的规范,为上层的传输提供了一个物理介质,本层中数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