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模型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Select模型原理利用select函数,判断套接字上是否存在数据,或者能否向一个套接字写入数据.目的是防止应用程序在套接字处于锁定模式时,调用recv(或send)从没有数据的套接字上接收数据,被迫进入阻塞状态. select参数和返回值意义如下:int select ( IN int nfds, //0,无意义 IN OUT fd_set* readfds, //检查可读性 IN OUT fd_set* writefds, //检查可写性 IN OUT fd_set* exceptfds,…
Select模型原理 利用select函数,推断套接字上是否存在数据,或者是否能向一个套接字写入数据.目的是防止应用程序在套接字处于锁定模式时,调用recv(或send)从没有数据的套接字上接收数据,被迫进入堵塞状态. select參数和返回值意义例如以下: int select ( IN int nfds,                           //0,无意义 IN OUT fd_set* readfds,      //检查可读性 IN OUT fd_set* writefds…
关于I/O多路复用: I/O多路复用(又被称为“事件驱动”),首先要理解的是,操作系统为你提供了一个功能,当你的某个socket可读或者可写的时候,它可以给你一 个通知.这样当配合非阻塞的socket使用时,只有当系统通知我哪个描述符可读了,我才去执行read操作,可以保证每次read都能读到有效数据而不 做纯返回-1和EAGAIN的无用功.写操作类似.操作系统的这个功能通过select/poll/epoll之类的系统调用来实现,这些函数都可以同时 监视多个描述符的读写就绪状况,这样,**多个描…
说明 为何要写这篇文章 ,之前看过阿二的梦想船的<Poco::TCPServer框架解析> http://www.cppblog.com/richbirdandy/archive/2010/09/10/123994.html 无奈代码太多,看起繁琐.所以 准备 以流程图简化,便于理解.也方便自己以后使用. 本文内容 是基于window api分析的. 本文的poco是1.4.6p4 (2014-04-18)版本的. 虽然现在poco版本是1.6 但调用改动不大. poco下载地址:http:/…
1.概念理解 在进行网络编程时,我们常常见到同步(Sync)/异步(Async),阻塞(Block)/非阻塞(Unblock) 四种调用模式: 同步:所谓同步,就是在发出一个功能调用时,在没有得到结果前,该调用就不返回.也就是必须一件 一件做事,等前一件做完了才能做另一件. 例如在C/S模式的某个流程中,你服务器提交了某个请求,在服务器处理完毕返回结果期间客户端什么 也不能做. 异步:异步概念和同步相对.当一个异步过程调用发出后,调用者不会立刻得到结果.调用者在发出 调用后可以继续做自己的事,被…
缘由 之前写socket的CS模型代码,都是利用最原始的多线程方式.服务端是主线程,接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就从线程池中获取一个线程去处理整个socket连接的所有操作,虽然在连接数较短的情况下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当连接数很大的情况下,线程的切换和线程池的大小问题就明显起来了. 问题 应该存在一种方式可以让一个线程去处理多个连接,在连接有事情做的时候才过去处理,不然的话线程就挂起,让线程的利用率更高,于是后来学习了select以及epoll.在这里我重点总结一下select select的原理 sel…
今天遇到了在select()前后fd_set的变化问题,查了好久终于找到一个有用的帖子了,很赞,很详细!!原文链接如下: select用法&原理详解(源码剖析) 我的问题是: 如下图示:在select()函数前后分别打印fdsread和fdsreaduse两个fd_set, 在gjm06-1和gjm06-2之所以一样是因为在打印前我令 fdsreaduse = fdsread: ,然后打印后,执行 selet(maxfd,&fdsreaduse,NULL,NULL,NULL); ,再分别打…
int select(         int nfds,            //忽略         fd_ser* readfds,    //指向一个套接字集合,用来检测其可读性         fd_set* writefds,   // 指向一个套接字结合,用来检测其可写性         fd_ser* exceptfds, //指向一个套接字集合,用来检测错误         const struct timeval * timeout   //指定此函数等待的最长时间,如果为…
在掌握了socket相关的一些函数后,套接字编程还是比较简单的,日常工作中碰到很多的问题就是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中,如何让服务端在同一时间高效的处理多个客户端的连接,我们的处理办法可能会是在服务端不停的监听客户端的请求,有新的请求到达时,开辟一个新的线程去和该客户端进行后续处理,但是这样针对每一个客户端都需要去开辟一个新的线程,效率必定底下. 其实,socket编程提供了很多的模型来处理这种情形,我们只要按照模型去实现我们的代码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select模型和重叠I/o模型,以及完成端…
Linux关于并发网络分为Apache模型(Process per Connection (进程连接) ) 和TPC , 还有select模型,以及poll模型(一般是Epoll模型) Select模型极其作用:这文章讲述的很好,没必要重述已有的东西,就直接给链接 http://blog.csdn.net/turkeyzhou/article/details/8609360 我的理解: /* According to POSIX.1-2001 */ #include <sys/selec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