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_device 内核中是如何组织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下边函数实现将新的 net_device 设备插入到内核链表中工作 /* * Device list insertion */ static void list_netdevice(struct net_device *dev) { struct net *net = dev_net(dev); ASSERT_RTNL(); write_lock_bh(&dev_base_lock); list_add_tail_rcu(&dev->dev_list, &net->de…
内核对一致和非一致内存访问系统使用相同的数据结构.在UMA系统上,只使用一个NUMA结点来管理整个系统内存.而内存管理的其他部分则相信他们是在处理一个伪NUMA系统. 3.2.1 概述 内存划分为结点.每个结点关联系统中的一个处理器,在内核中,使用pg_data_t的实例. 各个结点又划分为内存域,是内存的进一步细分.分为:normal.DMA.highmem 最多3个内存域. /* ./include/linux/memzon.h */ enum zone_type { #ifdef CONF…
本文结合具体代码对 Linux 内核中的 device mapper 映射机制进行了介绍.Device mapper 是 Linux 2.6 内核中提供的一种从逻辑设备到物理设备的映射框架机制,在该机制下,用户可以很方便的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实现存储资源的管理策略,当前比较流行的 Linux 下的逻辑卷管理器如 LVM2(Linux Volume Manager 2 version).EVMS(Enterprise Volume Management System).dmraid(Device M…
内核中用于数据接收的结构体struct msghdr(转) 我们从一个实际的数据包发送的例子入手,来看看其发送的具体流程,以及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数据结构.在我们的虚拟机上发送icmp回显请求包,ping另一台主机172.16.48.1.我们使用系统调用sendto发送这个icmp包. ssize_t sendto(int s, const void *buf, size_t len, int flags, const struct sockaddr *to, socklen_t tolen);…
简介: 作为一个系统管理程序(hypervisor),Linux® 有几个创新,2.6.32 内核中一个有趣的变化是 KSM(Kernel Samepage Merging)  允许这个系统管理程序通过合并内存页面来增加并发虚拟机的数量.本文探索 KSM 背后的理念(比如存储去耦合).KSM 的实现.以及如何管理 KSM. 服务器虚拟化 虚拟化技术从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出现,经由 IBM® System/360® 大型机得以流行.50 年过后,虚拟化技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使得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
linux内核中提供了流量控制的相关处理功能,相关代码在net/sched目录下:而应用层上的控制是通过iproute2软件包中的tc来实现, tc和sched的关系就好象iptables和netfilter的关系一样,一个是用户层接口,一个是具体实现. 流控包括几个部分: 流控算法, 通常在net/sched/sch_*.c中实现, 缺省的是FIFO, 是比较典型的黑盒模式, 对外只看到入队和出对两个操作; 流控结构的操作处理; 和用户空间的控制接口, 是通过rtnetlink实现的. 以下内…
原文网址:http://blog.chinaunix.net/uid-29287950-id-4573481.html BQ27501驱动编译进内核 一.       驱动程序编译进内核的步骤 在 linux 内核中增加程序需要完成以下三项工作: 1. 将编写的源代码复制到 Linux 内核源代码的相应目录: 2. 在目录的 Kconfig 文件中增加新源代码对应项目的编译配置选项: 3. 在目录的 Makefile 文件中增加对新源代码的编译条目. bq27501驱动编译到内核中具体步骤如下:…
[摘要]本文以Linux 2.6.25 内核为例,分析了基于platform总线的驱动模型.首先介绍了Platform总线的基本概念,接着介绍了platform device和platform driver的定义和加载过程,分析了其与基类device 和driver的派生关系及在此过程中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最后以ARM S3C2440中I2C控制器为例介绍了基于platform总线的驱动开发流程. [关键字]platform_bus, platform_device, resource , pl…
算法和数据结构纷繁复杂,但是对于Linux Kernel开发人员来说重点了解Linux内核中使用到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很有必要. 在一个国外问答平台stackexchange.com的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子板有一篇讨论实际使用中的算法和数据结构,Vijay D做出了详细的解答,其中有一部分是Basic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in the Linux Kernel对Linux内核中使用到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做出的归纳整理.详情参考…
知乎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8087261 Linux内核代码中广泛使用了数据结构和算法,其中最常用的两个是链表和红黑树. 链表 Linux内核代码大量使用了链表这种数据结构.链表是在解决数组不能动态扩展这个缺陷而产生的一种数据结构.链表所包含的元素可以动态创建并插入和删除.链表的每个元素都是离散存放的,因此不需要占用连续的内存.链表通常由若干节点组成,每个节点的结构都是一样的,由有效数据区和指针区两部分组成.有效数据区用来存储有效数据信息,而指针区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