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看到迭代器和生成器了,一般的使用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过很多时候并不能用的很习惯 书中例举了经典的八皇后问题,作为一个程序员怎么能够放过做题的机会呢,于是乎先自己来一遍,于是有了下面这个ugly的代码 def table(m, lst): '''绘制m列的棋盘,每行有个皇后旗子''' head = '┌' + '─┬' * (m-1) + '─┐' row = lambda x: '│' + ' │' * x + '╳│' + ' │' * (m - x - 1) trow = '├' + '─…
作者:NiceCui 本文谢绝转载,如需转载需征得作者本人同意,谢谢. 本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NiceCui/p/7862377.html 邮箱:moyi@moyibolg.com 日期:2017-11-19 Python学习二:词典基础详解 (学习不要求多,小计划能学会体验到乐趣便可) 一:介绍 Python词典其实和java中的HashMap很像,都是通过哈希表实现的,都是键值对存贮方式,也就是说,词典是一个数组,而数组的索引是键经过哈希函数处理后得到的.其…
1. 重写一般方法和特殊的构造方法 1.1 如果一个方法在B类的一个实例中被调用(或一个属性被访问),但在B类中没有找到该方法,那么会去它的超类A里面找. class A: ... def hello(self): ... print "Hello, I'm A." ... >>> class B(A): ... pass ... >>> a = A() >>> b = B() >>> a.hello() Hell…
八皇后: 八皇后问题,是一个古老而著名的问题,是回溯算法的典型案例.该问题是国际西洋棋棋手马克斯·贝瑟尔于1848年提出:在8×8格的国际象棋上摆放八个皇后,使其不能互相攻击,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问有多少种摆法. 高斯认为有76种方案.1854年在柏林的象棋杂志上不同的作者发表了40种不同的解,后来有人用图论的方法解出92种结果.计算机发明后,有多种计算机语言可以解决此问题. 图示: 我的解决方案: 网上有大量的方法,大部分抽象难以理解,并且有知乎大神整理出了10…
终于学到了python手册的最后一部分:常用标准库.这部分内容主要就是介绍了一些基础的常用的基础库,可以大概了解下,在以后真正使用的时候也能想起来再拿出来用. 8.1 操作系统接口模块:OS OS模块提供了很多与操作系统进行交互的函数,比如常见的使用函数有获取当前工作目录:os.getcwd();修改当前工作目录:os.chdir(),在系统执行command命令:os.system().既然是对操作系统的交互,操作系统常见的就有多种,比如unix和windows的.OS模块里有些函数就是只有u…
上一篇简单介绍了下Prolog的一些基本概念,今天我们来利用这些基本概念解决两个问题:数独和八皇后问题. 数独 数独是一个很经典的游戏: 玩家需要根据n×n盘面上的已知数字,推理出所有剩余空格的数字,并满足每一行.每一列.每一个粗线宫内的数字均含1-n,不重复. 当然数独的阶有很多,9×9是最常见的,我们就以它做例子.在用Prolog解决之前先想想如果我们用C#或Java来做或怎么做?无非就是数据结构加算法,我们先得用一个数据结构表示数独,然后我们要在这个数据结构上“施加”算法进行求解.采用Pr…
4.6 生成器Generrator ​ 生成器本质就是迭代器.python社区生成器与迭代器是一种. ​ 生成器与迭代器的唯一区别:生成器是我们自己用python代码构建的 4.6.1生成器初识 python中的生成器: ​ 1.生成器函数:使用yield语句而不是使用return语句返回结果.yield语句一次返回一个结果,在每个结果中间,挂起函数状态,下次可以从它离开的地方继续执行,一个next引导一个yield. ​ 2.生成器表达式:类似于列表推导,但是生成器返回按需产生结果的一个对象而…
一.指令 1.一个例子简单实用vue: 下载vue.js(这里实用1.0.21版本) 编写html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cript src="vue.js"></script> <scrip…
1: for 循环可以循环如下类型: my_string = "abcabc" // 字符串类型 for c in my_string: print(c, end=' ') cars = ['aa','bb','cc'] // list类型 for car in cars: print(car) d = {, } // 字典类型, for key in d: // 默认是key print(key + " " + str(d[key])) t = (1, 2, 3)…
通过列表生成式,我们可以直接创建一个列表.但是,受到内存限制,列表容量肯定是有限的.而且,创建一个包含1000万个元素的列表,不仅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如果我们仅仅需要访问前面几个元素,那后面绝大多数元素占用的空间都白白浪费了. 所以,如果列表元素可以按照某种算法推算出来,那我们是否可以在循环的过程中不断推算出后续的元素呢?这样就不必创建完整的list,从而节省大量的空间.在Python中,这种一边循环一边计算的机制,称为生成器(Generator). 要创建一个generator,有很多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