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DK丢包那些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gdb了ovs的代码,发现是 dpdk的imiss计数在不断的丢包. 看了ovs-openvswitchd的日志,重启时发现如下行: --21T11::.427Z||timeval|WARN|Unreasonably long 22418ms poll interval (474ms user, 21612ms system) --21T11::.427Z||timeval|WARN|faults: minor, major --21T11::.427Z||timeval|WARN|disk:…
这是 RHCA 中的一个 BDP 的测试,这也是公司很常用的一种延时和丢包的模拟,现在分享给大家. 我们做的应用软件,还有测试 TCP/UDP  对比,测试 BDP 对 TCP/IP 的影响时,我们都需要一些网络中的延时和丢包模拟,很多商业的软件可以做这个事,其实完美的 Linux 本身就可以使用 TC 来实现这个功能. TC 中的 Netem 可以模拟时延,丢包,重复包,乱序等功能 建议大家如果测试的话,使用 tc 当中间的路由器,来接二个网卡,然后打开路由功能来测试. tc 的最最基本的使用…
1 高效捕包技术的重要性 高性能系统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功的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目标系统的实时数据需要被收集,管里和控制. 2 传统的数据包捕获机制 Inter指出,影响数据包捕获性能主要原因是系统开销,内存访问和tcp/ip协议栈三个方面,另外系统开销也是非常大的影响因素.另外出现大量的丢包现像的主要原因还有频繁的网络中断,系统调用和多次内存的拷贝. (1)BPF数据包捕获机制 A:数据链路层的一种原始接口,提供原始链路层封包的过滤和转发. B:它的实现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数据包的过滤,…
程序背景 程序是Java编写,基于Netty框架写的客户端及服务端. 现象 客户端大数据量持续发UDP数据,作为UDP服务器出现了部分数据频繁丢失触发程序自身重传逻辑. 通过GC日志对比发现丢包的时间点偶有处于Full GC,说明Java程序接收间歇性stop world的不是根因. 观察Udp的dump 通过watch -n 1 -d 'cat /proc/net/udp >> /usr/udpDump.txt'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持续观察Udp缓冲区的状况 /proc/net/udp是瞬时的…
现象 Mqtt Consumer应该收到的消息少于预期,登录ActiveMQ的管理页面里的Topics,查看Messages Enqueued发现同样少于理应接收的数量. 定位问题 怀疑是TCP丢包,通过netstat -s命令观察发送消息前后Tcp信息的输出 对比两次Tcp信息的输出,发现packets pruned from receive queue because of socket buffer overrun与packets collapsed in receive queue du…
UDP数据包长度 UDP数据包的理论长度 udp数据包的理论长度是多少,合适的udp数据包应该是多少呢?从TCP-IP详解卷一第11章的udp数据包的包头可以看出,udp的最大包长度是2^16-1的个字节.由于udp包头占8个字节,而在ip层进行封装后的ip包头占去20字节,所以这个是udp数据包的最大理论长度是2^16-1-8-20=65507. 然而这个只是udp数据包的最大理论长度.首先,我们知道,TCP/IP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包括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UDP属于运输…
今天在公司问老大,公司的项目底层,是使用的TCP,因为可靠,自动断线重连,在底层都实现了,但是我记得TCP也会有掉包的问题,所以这文章就诞生了——关于TCP掉包的问题,TCP是基于不可靠的网络实现可靠的传输,肯定也会存在掉包的情况.     如果通信中发现缺少数据或者丢包,那么,最大的可能在于程序发送的过程或者接收的过程出现问题.     例如服务器给客户端发大量数据,Send的频率很高,那么就有可能在Send时发生错误(原因可能是又多种,可能是程序处理逻辑问题,多线程同步问题,缓冲区溢出问题等…
UDP主要丢包原因及具体问题分析 一.主要丢包原因   1.接收端处理时间过长导致丢包:调用recv方法接收端收到数据后,处理数据花了一些时间,处理完后再次调用recv方法,在这二次调用间隔里,发过来的包可能丢失.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修改接收端,将包接收后存入一个缓冲区,然后迅速返回继续recv.   2.发送的包巨大丢包:虽然send方法会帮你做大包切割成小包发送的事情,但包太大也不行.例如超过50K的一个udp包,不切割直接通过send方法发送也会导致这个包丢失.这种情况需要切割成小包再逐个se…
可以根据wireshark的Seq序列号和Ack序列号来进行详细分析. 可见,网络丢包(可能是网络拥堵.也有可能是骨干网上有"防火墙"故意随机丢包,因为这个服务器的IP放在国外)对于网络的响应会有很大的影响. 丢包(或者超时)后的重传是TCP协议中一个很重要的机制.这个机制可以有不同的策略.值得研究和仔细分析. 在本人就不展开了. 仅仅是描述了TCP应用当中发生的Retransmission.这一切如果不通过抓包,用户是不能察觉的,可能感觉到"网络慢". UDP不会…
项目要求udp能够达到10万的并发量,搞了几天,丢包严重, 今天终于解决了,原来是socket缓冲区设置的不够大已经jvm内存不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