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和UDP的"保护消息边界”】的更多相关文章

在socket网络程序中,TCP和UDP分别是面向连接和非面向连接的.TCP的socket编程,收发两端都要有一一成对的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往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发到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这样,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来了,必须提供科学的拆包机制.对于UDP,不会使用块的合并优化算法,这样,实际上目前认为,是由于UDP支持的是一对多的模式,所以接收端的skbuff(套接字缓冲区)采用了链式结构来记…
在socket网络程序中,TCP和UDP分别是面向连接和非面向连接的.因此TCP的socket编程,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一一成对的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往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发到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这样,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来了,必须提供科学的拆包机制.       对于UDP,不会使用块的合并优化算法,这样,实际上目前认为,是由于UDP支持的是一对多的模式,所以接收端的skbu…
转自:http://blog.csdn.net/zhangxinrun/article/details/6721427 在socket网络程序中,TCP和UDP分别是面向连接和非面向连接的.因此TCP的socket编程,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一一成对的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往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发到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这样,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来了,必须提供科学的拆包机制.    …
http://www.cnblogs.com/lancidie/archive/2013/10/28/3392428.html 在socket网络程序中,TCP和UDP分别是面向连接和非面向连接的.因此TCP的socket编程,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一一成对的 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往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发到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 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这样,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来了,必须提供科学的拆包机…
在 socket网络程序中,TCP和UDP分别是面向连接和非面向连接的.因此TCP的socket编程,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一一成对的 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往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发到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这样,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来了,必须提供科学的拆包机制.对于UDP,不会使用块的合并优化算法,这样,实际上目前认为,是由于UDP支持的是一对多的模式,所以接收端的skbuff(套接…
先明确一个问题,如果定义了一个数据结构,大小是,比方说 32 个字节,然后 UDP 客户端连续向服务端发了两个包.现在假设这两个包都已经到达了服务器,那么服务端调用 recvfrom 来接收数据,并且缓冲区开得远大于 64,例如,开了 1024 个字节,那么,服务端的 recvfrom 函数是会一次收到两个数据包呢,还是只能收到一个. 答案是只能收到一个. 来看代码: struct.h #ifndef STRUCT_H #define STRUCT_H typedef struct _UDP_M…
原文网址: http://www.cnblogs.com/csdev Networkcomms 是一款C# 语言编写的TCP/UDP通信框架  作者是英国人  以前是收费的 目前作者已经开源  许可是:Apache License v2 开源地址是:https://github.com/MarcFletcher/NetworkComms.Net 首先,使用TCP通信的时候存在消息边界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处理粘包问题,networkcomms 框架本身已经对这个问题有内置的解决方案,我们在使用框架时…
http://www.cnblogs.com/eping/archive/2009/12/12/1622579.html   使用TCP协议编写应用程序时,需要考虑一个问题:TCP协议是无消息边界的,即不能保证来自单个Send方法的数据能被单个Receive方法读取. eg: 第一次发送:abcdefg   第二次发送:123456         接收方接收数据时,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第一次接收:abcdefg123456   也可能出现:第一次接收:abc 第二次接收:efg12 第三次接…
在TCP连接开始到结束连接,之间可能会多次传输数据,也就是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可能会在连接过程中互相传输多条消息.理想状况是一方每发送一条消息,另一方就立即接收到一条,也就是一次write对应一次read.但是,现实不总是按照剧本来走. MINA官方文档节选: TCP guarantess delivery of all packets in the correct order. But there is no guarantee that one write operation on the s…
聊聊基于tcp的应用层消息边界如何定义 背景 2018年笔者有幸接触一个项目要用到长连接实现云端到设备端消息推送,所以借机了解过相关的内容,最终是通过rabbitmq+mqtt实现了相关功能,同时在心里也打了一个问号"如果自己实现长连接框架,该怎么定义消息的边界呢?",之后断断续续整理了一些,一直不成体系,最近放假了整理出来跟大家交流一番. 为什么需要消息边界 消息边界并非长连接场景才需要,即使是短连接也可能需要,拿我们比较常用的http1.0协议(http1.1稍微复杂一些,后面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