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实践之tasklet机制【转】】的更多相关文章

转自:http://blog.csdn.net/bullbat/article/details/7423321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bullbat 源代码分析与原理部分参见前面的文章linux中断延迟之tasklet,这里我们看看他的使用,和前面介绍的工作队列.等待队列等相同,声明采用两种方法,我们在init函数中直接采用tasklet_schedule(&my_tasklet);调度,内核中的实现很简单: void __tasklet_schedule(…
本文转载自:http://blog.csdn.net/ce123_zhouwei/article/details/8562958 Linux内核中的信号机制--一个简单的例子 Author:ce123(http://blog.csdn.NET/ce123) 信号机制是类UNIX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进程间通信手段之一.我们经常使用信号来向一个进程发送一个简短的消息.例如:假设我们启动一个进程通过socket读取远程主机发送过来的网络数据包,此时由于网络因素当前主机还没有收到相应的数据,当前进程被设置…
转自:http://oenhan.com/cpu-load-balance 还是神奇的进程调度问题引发的,参看Linux进程组调度机制分析,组调度机制是看清楚了,发现在重启过程中,很多内核调用栈阻塞在了double_rq_lock函数上,而double_rq_lock则是load_balance触发的,怀疑当时的核间调度出现了问题,在某个负责场景下产生了多核互锁,后面看了一下CPU负载平衡下的代码实现,写一下总结. 内核代码版本:kernel-3.0.13-0.27. 内核代码函数起自load_…
硬件中断通常都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执行完毕,如果将所有硬件中断相关的处理都放在硬件中断处理程序中,那么就达不到这个目的. 通过linux提供的软中断和tasklet,可以将硬件中断处理程序中可以延迟处理的部分放到软中断和tasklet中处理. 1,软中断 linux内核定义了软中断的主要数据结构softirg_vec数组,该数组包含类型为softirg_action的32个元素,即0-31,这也代表软中断的优先级.softirg_action数组包含两个字段:一个函数指针,一个参数指针.通过这两个…
转自:http://www.cnblogs.com/li-hao/archive/2012/01/12/2321084.html 软中断.tasklet和工作队列并不是Linux内核中一直存在的机制,而是由更早版本的内核中的“下半部”(bottom half)演变而来.下半部的机制实际上包括五种,但2.6版本的内核中,下半部和任务队列的函数都消失了,只剩下了前三者.本文重点在于介绍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函数细节将不会在本文中出现,可以参考文献,点这里) 1. 上半部和下半部的区别 上半部指的是中断…
软中断.tasklet和工作队列并不是Linux内核中一直存在的机制,而是由更早版本的内核中的“下半部”(bottom half)演变而来.下半部的机制实际上包括五种,但2.6版本的内核中,下半部和任务队列的函数都消失了,只剩下了前三者.本文重点在于介绍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函数细节将不会在本文中出现,可以参考文献,点这里) (1)上半部和下半部的区别上半部指的是中断处理程序,下半部则指的是一些虽然与中断有相关性但是可以延后执行的任务.举个例子:在网络传输中,网卡接收到数据包这个事件不一定需要马上…
1. 软中断IRQ简介 软中断(SoftIRQ)是内核提供的一种基于中断的延时机制, Linux内核定义的软中断有以下几种: enum { HI_SOFTIRQ=0, /*高优先级的tasklet*/ TIMER_SOFTIRQ, NET_TX_SOFTIRQ, NET_RX_SOFTIRQ, BLOCK_SOFTIRQ, TASKLET_SOFTIRQ, /*普通tasklet*/ SCHED_SOFTIRQ, #ifdef CONFIG_HIGH_RES_TIMERS HRTIMER_SOF…
idr在linux内核中指的就是整数ID管理机制,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一种将整数ID号和特定指针关联在一起的机制.这个机制最早是在2003年2月加入内核的,当时是作为POSIX定时器的一个补丁.现在,在内核的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idr的身影. idr机制适用在那些需要把某个整数和特定指针关联在一起的地方.举个例子,在I2C总线中,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地址,要想在总线上找到特定的设备,就必须要先发送该设备的地址.如果我们的PC是一个I2C总线上的主节点,那么要访问总线上的其他设备,首先要知道他们的ID…
转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23769728-id-3080134.html RCU的设计思想比较明确,通过新老指针替换的方式来实现免锁方式的共享保护.但是具体到代码的层面,理解起来多少还是会有些困难.在<深入Linux设备驱动程序内核机制>第4章中,已经非常明确地叙述了RCU背后所遵循的规则,这些规则是从一个比较高的视角来看,因为我觉得过多的代码分析反而容易让读者在细节上迷失方向.最近拿到书后,我又重头仔细看了RCU部分的文字,觉得还应该补充一点点内容,…
  1.Linux进程概述 Linux中的进程间通信机制源自于Unix平台上的进程通信机制.Unix的两大分支AT&T Unix和BSD Unix在进程通信实现机制上各有所不同,前者形成了运行在单个计算机上的System V IPC,后者则实现了基于socket的进程间通信机制.同时Linux也遵循IEEE制定的Posix IPC标准,在三者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以下几种主要的IPC机制:管道(Pipe)及命名管道(Named Pipe),信号(Signal),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