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斐波那契数列的第101项 a = 1 b = 1 for count in range(99): a,b = b,a+b else: print(b) 方法2: #打印斐波那契数列的第101项 a = 1 b = 1 for i in range(2,101): if i == 100: print(a+b) b += a a = b-a
#打印斐波那契数列 f0 = 0 f1 = 1 for n in range(2,101): fn = f1 + f0 if fn <= 100: print(fn) f0 = f1 f1 = fn 方法2: #打印斐波那契数列,100以内 print(0) print(1) a = 0 b = 1 while True: c = a+b if c > 100: break a = b b = c print(c)
题目要求:编写程序在控制台输出斐波那契数列前20项,每输出5个数换行 斐波那契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 这个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java编程:三种方法实现斐波那契数列//其一方法: public class Demo1 { // 定义三个变量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1, b = 1, c = 0; Sy
F1: 迭代法 最慢,复杂度最高 F2: 直接法 F3: 矩阵法 参考<算法之道(The Way of Algorithm)>第38页-魔鬼序列:斐波那契序列 F4: 通项公式法 由于公式中包含根号5,无法取得精确的结果,数字越大误差越大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Diagnostics; namespace Fibonacci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ulong result; ; C
小编综合了很多算法相关的书籍以及其他,总结了几种求斐波那契数列的方法 PS:其中的第83行的递归法是求斐波那契数列的经典方法 public class 斐波那契数列 { //迭代法 public static int iteration(int n){ /*此处(包含下面所有方法)声明为静态方法,原因是在本类main()方法中调用 类中方法,对于一般的非static成员变量或方法,需要有一个对象的实例才能调用,所以要先生成对象的实例,他们才会实际的分配内存空间. 而对于static的对象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