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代理 一.静态代理 代理的背后一般至少有一个实际对象,代理的外部功能和实际对象一般是一样的, 用户与代理打交道,不直接接触实际对象.代理存在的价值: 1)节省成本比较高的实际对象创建开销,按需延迟加载,创建代理时 并不正真创建实际对象,而只是保存实际对象的地址,在需要时再加载或者创建. 2)执行权限检查,代理检查权限后再调用实际对象. 3)屏蔽网络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代理在本地,而实际对象在其他服务器上,调用 本地代理时,本地代理请求其他服务器. 静态代理示例: public class Si
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代理? 在阐述JDK动态代理之前,我们很有必要先来弄明白代理的概念.代理这个词本身并不是计算机专用术语,它是生活中一个常用的概念.这里引用维基百科上的一句话对代理进行定义: A proxy is an agent or substitute authorized to act for another person or a document which authorizes the agent so to act. 意思是说:代理指的是一个代理人(或替代品),它被授权代表
这里主要介绍使用castle这个动态代理,在.net一些开源的框架里可以找到它的影子,就连微软的rchard也是使用这个进行方法拦截等可以基于这个进行方法拦截,在这个方面PostSharp算是比较好用的,可以跟使用属性一样使用没有代码侵入,可是这个是收费,postsharp使用的是运行时注入,这个在之前的文章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重复说,这里就直接进入正题. 这里介绍先DynamicProxy的方法拦截功能先来个例子 先定义一个类 public class MyClass : IMyClass { p
java的动态代理在接java的api上有说明,这里就不写了.我理解的代理: 对特定接口中特定方法的功能进行扩展,这就是代理.代理是通过代理实例关联的调用处理程序对象调用方法.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看一下: 接口: public interface Num { void show(); int getNum(); int getProduct(int x); } 实现类: public class MyNum implements Num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Num(
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的定义: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对象不适合或者不能直接引用另一个对象,而代理对象可以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 静态代理 1.新建一个接口,这个接口所提供的方法是关于数据库操作的 public interface EmployeeDao { public void updateSalary(); } 2.建一个目标类实现这个接口,这个目标类是我们要进行的业务 public class EmployeeDaoImpl imple
动态代理原理:spring AOP采用动态代理来实现 (1)定义一个接口Boy package aop001; public interface Boy { public void beat(String time); public void play(String time); } (2)定义两个类实现Boy接口: Boy_1 package aop001; public class Boy_1 implements Boy { @Override public void beat(St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