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ar load fisheriris X = meas; m = size(X,2); % load machine % load census % % X = meas; % X=X(1:2000,:); d = pdist(X,'euclidean'); Z = linkage(d,'ward');%Create a hierarchical binary cluster tree using linkage % [Hr,Tr]=dendrogram(Z, 0); %generates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PC) 凯鲁嘎吉 - 博客园 http://www.cnblogs.com/kailugaji/ 1. 简介 基于密度峰值的聚类算法全称为基于快速搜索和发现密度峰值的聚类算法(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 DPC).它是2014年在Science上提出的聚类算法,该算法能够自动地发现簇中心,实现任意形状数据的高效聚类. 该算法基于两个基本假设:1)簇中心(密度峰值点)的局部密度大于围绕它的邻居的局部密
一.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的概述 最近在Science上的一篇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我的博文“论文中的机器学习算法——基于密度峰值的聚类算法”中也进行了中文的描述).于是我就想了解下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熟悉下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与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如K-Means算法之间的区别.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主要的目标是寻找被低密度区域分离的高密度区域.与基于距离的聚类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