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会不给C++类成员变量赋初始值,或是因为忘记在构造函数中指定(C++11可以写在类内),或是觉得没有必要写.然而,因为觉得编译器会把变量赋成0而不写是错误的.本文通过C++标准来解释这个问题. 本文基于N3337(C++11草案)标准. 关于没有初始化器的对象,在8.5-11中有提及: If no initializer is specified for an object, the object is default-initialized; if no initialization
1.布尔型(boolean)变量默认值为false,byte.short.int.long为0,字符型为'\u0000'(空字符),浮点型(float double)为0.0,引用类型(String)为null. package cn.nxl2018; public class Test { private boolean bool; private byte bt; private short st; private char ch; private int i; private long l
摘要:类成员变量是可以定义为引用类型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一下用法 note1:在类中定义引用变量, 必须要在初始化列表中初始化该成员变量(const 类型数据成员也必须在初始化列表中进行初始化)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public: A(int k):a(n){ // 必须要在初始化列表中进行初始化 n = k; cout << a <<endl; } int get() const { ;
1.能够理解面向对象的思想 面向对象是基于面向过程的编程思想,强调的是对象,由对象去调用功能.它是一种更符合人类习惯的编程思想,可以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将我们的角色从执行者变成了指挥者. 2.能够明确类与对象关系 类是客观世界中相关事物的基本特征抽象.对象是该类事物的具体体现.比如手机是一个类,而iphone7就是一个对象. 3.定义学生类 public class Student{ //成员变量 String name; int age; //成员方法
1.使用static类的优点: (1)避免与其他类的成员或者全局变量冲突 (2)可以封装 (3)阅读性好 2.static 数据成员独立于该类的任意对象而存在 static数据成员的类型可以是该成员所属的类类型.非static成员被限定声明为其自身类对象的指针或引用. class Bar{ public: // private: static Bar mem1; //ok Bar *mem2;//ok Bar &mem3;//ok Bar mem4;/
C++嵌套类及对外围类成员变量的访问 在一个类中定义的类称为嵌套类,定义嵌套类的类称为外围类. 定义嵌套类的目的在于隐藏类名,减少全局的标识符,从而限制用户能否使用该类建立对象.这样可以提高类的抽象能力,并且强调了两个类(外围类和嵌套类)之间的主从关系.下面是一个嵌套类的例子: class A { public: class B { public: … private: … }; void f(); private: int a; } 其中,类B是一个嵌套类,类A是外围类,类B定义在类A的类体内
最近在学习c++,不同类型的c++成员变量在初始化的时候也有很有的区别,查了一些资料之后再此记录一下: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 类成员变量初始化总结 class Test { private: int var1;//普通变量 int &var2;//引用类型 const int var3;//常成员 static int var4;//静态成员 static const int var5;//静态常成员 有资料说可以在
变量:局部变量.本类成员变量.父类成员变量 如何访问:如果变量名相同,则采用就近原则,哪个变量离所要调用的访问最近,那就么就输出,优先顺序为:局部变量 > 本类成员变量 > 父类成员变量 如果要跳过局点变量而直接访问本类成员变量或者父类成员变量怎么办? 1.使用 this 关键字可以跳过局部变量而直接访问本类成员变量: 2.使用 super 关键字可以跳过局部和本类而直接访问父类成员变量: package debug; class Father{ int num = 10; } clas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