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0 Memory Addressing and Allocation 内存地址及分配 学习目标: A. 虚拟地址与物理地 B. 调整内存地址分配 C. 解析内存溢出 10.1 Overview of memory addressing 内存地址概述 A. 虚拟地址空间 a.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线性连续的地址空间 b. 地址空间范围从0到最大地址空间值: X86: 2^32=4G
系统软件工程师必备技能-进程内存的working set size(WSS)测量 2018年12月28日 18:43:01 Linuxer_ 阅读数:145 https://blog.csdn.net/juS3Ve/article/details/85333717 How To Measure the Working Set Size on Linux|来源:内核月谈 概述 本文主要摘自brendangregg大神的blog: 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
一个程序本质上都是由 BSS 段.data段.text段三个组成的.这样的概念在当前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而且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中也非常重要,牵涉到嵌入式系统运行时的内存大小分配,存储单元占用空间大小的问题. BSS段:在采用段式内存管理的架构中,BSS段(bss segment)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中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的一块内存区域.BSS是英文Block Started by Symbol的简称.BSS段属于静态内存分配. 数据段:在采用段式内存管理的架构中,数据段(
Anatomy of a Program in Memory 在一个多任务OS中,每个进程都运行在它自己的内存沙箱中.这个沙箱就是虚拟地址空间,在32位下就是一块容量为4GB的内存地址.内核将这些虚拟地址按页表(page table)映射为物理内存,并交由CPU访问.每个进程有自己的页表集,但有一点要注意.虚拟地址一旦被启用,就会应用到机器上所有运行的程序上,也包括内核自己.因此虚拟地址空间必须为内核预留一部分(否则就没办法和内核交互了): 给内核预留那么多空间,并不是说内核真的使用了那么多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