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实验主要思想是在创建数据库表的时候, 通过增加一个额外的字段,也就是时间戳字段, 例如在同步表 tt1 和表 tt2 的时候, 通过检查那个表是最新更新的,那个表就作为新表,而另外的表最为旧表被新表中的数据进行更新. 实验数据如下: mysql database 5.1 test.tt1( id int primary key , name varchar(50) ); mysql.tt2(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 快照表,可以将其存放
这个实验主要思想是在创建数据库表的时候, 通过增加一个额外的字段,也就是时间戳字段, 例如在同步表 tt1 和表 tt2 的时候, 通过检查那个表是最新更新的,那个表就作为新表,而另外的表最为旧表被新表中的数据进行更新. 实验数据如下: mysql database 5.1 test.tt1( id int primary key , name varchar(50) ); mysql.tt2(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 快照表,可以将其存放
需求描述: 在linux环境中,有的时候为了审计的需要,要记录谁什么时间从什么IP登录,执行了什么命令,bash的history命令就能够记录这些信息,但是在默认的情况下,是不记录时间的,所以呢,在这里记录下,对其进行改造. 操作过程: 1.默认的history命令,只是显示行号,执行的命令 [root@testvm01 ~]# history | more 3 ./test.sh 4 ls 5 vi nmon16e_x86_rhel65 6 cdd /o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