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FPGA io口弱上拉电阻大小
2024-11-08
Altera FPGA管脚弱上拉电阻详细设置方法
Altera FPGA管脚弱上拉电阻的软件设置方法 在使用 Altera 的 FPGA 时候, 由于系统需求, 需要在管脚的内部加上上拉电阻. Quartus II 软件中在 Assignment Editor 中可以设置.具体过程如下: 1.在菜单 Assignments 中选择 Assignment Editor: 2.在弹出的界面里选择I/O Features: 3.选择assignment name为弱上拉,value为on. 注意:目前自己知道在弱上拉时,value的值为on,valu
上拉电阻大小对i2c总线的影响
漏极开路上拉电阻取值为何不能很大或很小? 如果上拉电阻值过小,Vcc灌入端口的电流(Ic)将较大,这样会导致MOS管V2(三极管)不完全导通(Ib*β<Ic),有饱和状态变成放大状态,这样端口输出的低电平值增大(I2C协议规定,端口输出低电平的最高允许值为0.4V) 如果上拉电阻过大,加上线上的总线电容,由于RC影响,会带来上升时间的增大(下降延是芯片内的晶体管,是有源驱动,速度较快:上升延是无源的外接电阻,速度慢),而且上拉电阻过大,即引起输出阻抗的增大,当输出阻抗和负载的阻抗可以
吃了单片机GPIO端口工作模式的大亏 ——关于强推挽输出和准双向口(弱上拉)的实际应用
最近公司在进行一个项目,需要用到超声波测距的功能,于是在做好硬件电路,但在写控制程序时,却遇上了令我费解的事情. 当在单片机最小系统上调好输出频率40kHz,占空比50%的方波输出信号后,将程序烧至超声波应用电路中的主控中.实验时,却发现输出波形变成了频率40kHz,占空比小于1%的尖波输出信号.于是我怀疑自己的电路有问题,遂拿了市面上销售的超声波模块成品来学习一下,发现单片机端口的输出波形很正常,没有变形有情况.在网上搜索良久,一直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当某天在阿莫论坛看到一位网友的一句话,提到G
I2C上拉电阻
在一些PCB的layout中,大家往往会看到在I2C通信的接口处,往往会接入一个4.7K的电阻,有的datasheet上面明确有要求,需要接入,有的则没有要求. I2C接口 对于单片机来讲,有些IO内部的上拉电阻可以使能,这样就省去了外部的上拉电阻,这是对于单片机带有标准I2C通信协议接口,若是只带有模拟I2C协议接口,那么就需要考虑接入上拉电阻问题.下图是摄像头进行配置通信时SCL和SDA需要进行上拉电阻的连接. 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I2C接口采用Open Drain机制,器件本身只能输出
Altera FPGA 开启引脚片上上拉电阻功能
本博文以矩阵键盘实验为例,介绍了如何开启FPGA管脚的片上上拉电阻. Cyclone IV E FPGA的通用输入输出管脚都支持内部弱上拉电阻,但是时钟输入脚不支持.所以,当需要上拉电阻的信号(如本例中的矩阵键盘Row信号和IIC协议中的SDA.SCL信号)连接到了FPGA的通用输入输出管脚上,在一些要求不高的场合,就可以使用片上上拉电阻来为这些信号设置上拉了. 分配引脚并设置row上拉电阻详细方式 1. 如下图所示,在菜单 Assignments 中选择 Pin Planner,也可以直接点击
MOS管、PCB、H桥、步进电机驱动电路、51单片机的IO口驱动能力、灌电流、拉电流、上拉电阻的选择
嵌入式开发PCB设计几点体会(转载):http://bbs.ednchina.com/BLOG_ARTICLE_3021801.HTMCollector-Emitter Saturation Voltage:集电极-发射极饱和电压 PCB常见封装(转载):http://blog.163.com/w_m314@126/blog/static/67849299201092211745865/?latestBlog 51单片机的IO口驱动能力.灌电流.拉电流.上拉电阻的选择:http://bbs.el
P0口上拉电阻选择
如果是驱动led,那么用1K左右的就行了.如果希望亮度大一些,电阻可减小,最小不要小于200欧姆,否则电流太大:如果希望亮度小一些,电阻可增大,增加到多少呢,主要看亮度情况,以亮度合适为准,一般来说超过3K以上时,亮度就很弱了,但是对于超高亮度的LED,有时候电阻为10K时觉得亮度还能够用.我通常就用1k的. 对于驱动光耦合器,如果是高电位有效,即耦合器输入端接端口和地之间,那么和LED的情况是一样的:如果是低电位有效,即耦合器输入端接端口和VCC之间,那么除了要串接一个1——4.7k之间的
关于XILINX芯片IO管脚的上拉电阻的疑问
XILINX的每个IO脚都有一个可选的可配上拉电阻功能,现在我在配置文件的UCF里使用了这个上拉电阻:语法如下:NET"I_key_data" LOC = "C11" |IOSTANDARD = LVCMOS33 |pullup ;但是,我现在不清楚的就是这个上拉电阻的阻值是多少呢?查找了资料,也没有交代这个阻值是多少呢? 这是从Spartan-3E手册摘下的一页: 不能说Xilinx芯片的内置电阻是多少,各系列是不同的,上下拉不同,
关于51单片机IO引脚的驱动能力与上拉电阻
单片机的引脚,可以用程序来控制,输出高.低电平,这些可算是单片机的输出电压.但是,程序控制不了单片机的输出电流. 单片机的输出电流,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引脚上的外接器件. 单片机输出低电平时,将允许外部器件,向单片机引脚内灌入电流,这个电流,称为“灌电流”,外部电路称为“灌电流负载”:单片机输出高电平时,则允许外部器件,从单片机的引脚,拉出电流,这个电流,称为“拉电流”,外部电路称为“拉电流负载”. 这些电流一般是多少?最大限度是多少? 这就是常见的单片机输出驱动能力的问题. 早期的 51 系列单
关于51单片机IO引脚的驱动能力与上拉电阻设计方案
转载自:http://bbs.dianyuan.com/article/20312-2 单片机的引脚,可以用程序来控制,输出高.低电平,这些可算是单片机的输出电压.但是,程序控制不了单片机的输出电流. 单片机的输出电流,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引脚上的外接器件.单片机输出低电平时,将允许外部器件,向单片机引脚内灌入电流,这个电流,称为“灌电流”,外部电路称为“灌电流负载”;单片机输出高电平时,则允许外部器件,从单片机的引脚,拉出电流,这个电流,称为“拉电流”,外部电路称为“拉电流负载”.这些电流一般是
自制单片机之十……AT89S51的上拉电阻问题
很多网友都问我AT89S51的P0口为什么要接一个上拉电阻.我就用一个篇幅来说一说 P0口和其它三个口的内部电路是不同的,如下图 P0口是接在两个三极管D0和D1之间的,而P1-P3口的上部是接一个电阻的.P0口的上面那个三极管D0是在进扩展存储器或扩展总线时使用MOVX指令时才会控制它的导通和截止,在不用此指令时都是截止的.在平常我们使用如:P0_1=0 P0_1=1这些语句时控制的都是下面那个三极管D1. 我们先假设P1口接一个74HC373,来看一看它的等效图 当AT89S51的P1口上接
I2C 上拉电阻选择计算公式
I2C接口上拉电阻的选择 - I2C接口上拉电阻的选择 1.I2C接口的输出端是漏极开路或集电极开路,所以必须在接口外接上拉. 2.上拉电阻的范围很宽,但也需要跟据功耗.信号上升时间等具体确定. 和速度应该没关系.主要是I2C是oc,所以需要.和驱动的从机个数(虽然从机个数不是由电阻决定的)有一定关系 不能说和速度没关系, 从机数量多的话, 由于经常在CMOS 集成电路里面源和基底是相连的, 而漏和基底存在寄生电容, 所以源和漏之间是有寄生电容的, 过大的上拉电阻会引起延时,导致边缘的上升下降速
为什么 I2C(IIC)需要上拉电阻
源鑫问: I2C时钟线和数据线为什么要接上拉电阻? 因为 I2C 的 IO 是开漏的,所以需要上拉电阻. 延伸: 之前 hippo曾经说过有人将 IO 设置为 PP,可能会烧 IO. 之前以为 I2C 最高频率是 400kHz,经过 hippo 信息,目前已经有 1MHz 的 I2C,只是需要厂商支持. ˇhippo-深圳以前400k是标准,现在很多也支持更高速率了,更高速度则要求总线更低电容效应更强驱动(降低上拉电阻功耗大)
【Arduino学习笔记06】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
为什么要用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避免输入引脚处于"悬空"状态 下图是一个没有使用上拉电阻/下拉电阻的电路图: 在按键没有按下时,要读取的输入引脚没有连接到任何东西,这种状态就称为"悬空". 由于附近引脚的电气噪声,从处于"悬空"状态的输入引脚读取到的数值会在高电平和低电平之间来回波动,得到一个不确定的值. 如果用串口监视器将 在没有使用上拉/下拉电阻的情况下 从一个数字引脚读取的输入打印出来,会得到图示的结果: 可以看到此时读取到的输入并不是一
I2C上拉电阻取值范围
I2C总线是微电子通信控制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总线标准,具备接线少,控制简单,速率高等优点.在I2C电路中常见的上拉电阻有1k.1.5k.2.2k.4.7k.5.1k.10k等等,但是应该如何根据开发要求选择合适的阻值呢?下图为I2C内部结构 假设SDA输出低电平时,即MOS管导通.那么,可以求出上拉电阻R的阻值 上拉电阻: VOL定义为在漏极开路或集电极开路时,有3mA下拉电流时的低电平输出电压.IOL就是该端口的灌电流,即IOL=3mA.由上式可得,当VDD不变, VOL取最大值时,上拉电
STM32F407读编码器没上拉电阻遇见的问题
在调试之前由于本科阶段参加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的竞赛,一直在使用与竞赛相关的单片机和编码器,后来由于工程的需要开始使用STM32的板子,在调试编码器的时候遇见了,使用了STM32的官方标准库中的定时器正交编码功能,把编码器的A-B相都接在32上点后发现无论怎么转编码器,32都读不回来数据,示波器看了下编码器A相的波形,没有波形.之前都是用的集成好上拉电阻的编码器.突然使用这种编码器也没有遇见过这种情况,在网上各大论坛和网站搜索一番,答案更是千奇百怪,什么样的所有.忘记了在哪个帖子上看见的说上拉电阻的
ListView装上拉电阻下拉刷新
主要用到了这个几个文件.MainActivity是界面的Activity,MyAdapter是ListView的自己定义适配,MyListView是自己定义带头部LIistView,假设仅仅须要上拉载入就不须要:activity_main.xml是住界面.item.xml是ListView的子布局里面仅仅有一个TextView,listview_footer.xml是listview的载入很多其它的底部布局,listview_header.xml是listview的头部布局. MainActiv
单片机小白学步系列(二十) IO口原理
IO口操作是单片机实践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知识,本篇花了比較长的篇幅介绍IO口的原理. 也是查阅了不少资料,确保内容正确无误,花了非常长时间写的. IO口原理原本须要涉及非常多深入的知识,而这里尽最大可能做了简化方便理解.这样对于以后解决各种IO口相关的问题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IO口等效模型是本人独创的方法.通过此模型,能有效的减少对IO口内部结构理解的难度.而且经查阅资料确认,这样的模型和实际工作原理基本一致. =========================================
(转)I2C 上拉大小
中断,GPIO,I2C等一般都是OC或者OD门,芯片内部无上拉电阻时,则外部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输出高电平.一般I/O端的驱动能力在2-4mA量级,OC或者OD门的导通电压为0.4V左右,手机中加在上拉电阻上的电压一般都是2.8V,上拉电阻的最小值不能低于800R(2.8-0.4V/3mA=0.8K),5V电压时,则不能低于1.5K(5-0.4V/3mA=1.5K).中断和GPIO信号本身,只需要产生一个高电平即可,不需要驱动设备,上拉电阻可以取大点,减小功耗,但须注意上拉电阻不能太大,否则会和P
关于51单片机P0口的结构及上拉问题
1.P0作为地址数据总线时,V1和V2是一起工作的,构成推挽结构.高电平时,V1打开,V2截止:低电平时,V1截止,V2打开.这种情况下不用外接上拉电阻.而且,当V1打开,V2截止,输出高电平的时候,因为内部电源直接通过V1输出到P0口线上,因此驱动能力(电流)可以很大,这就是为什么教科书上说可以"驱动8个TTL负载"的原因. 2.P0作为一般端口时,V1就永远的截止,V2根据输出数据0导通和1截止,导通时拉地,当然是输出低电平:截止时,P0口就没有输出了,(注意,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高
热门专题
设置鼠标指针的形状为伸出食指的手
antd 栅格自动换行
如何利用vba宏批量设置图片位置
生产者和消费者异步的队列
listbox添加双击事件
五位以内的对称素数Python
shell 判断Linux内核版 patch 版本
openwrt怎么看dns
.net core mvc js获取session中的值
jquery 全部替换
kettleweb 管理
flink实现双流join
helm upgrade 原理
deepin安装nodejs
mac13.0 找不到 usr include
niftynet安装完测试不成功怎么办
vm10.0.2序列号
java数据存储数据技术栈
css 属性选择器需要双引号吗
css超出两行省略号 数字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