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泛型的使用我想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对于类型擦除,边界拓展等细节问题,可能不是很清楚,所以本文会重点讲解一下:另外对泛型的了解其实可以看出,一个语言特性的产生逻辑,这对我们平时的开发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为什么会出现泛型 首先泛型并不是Java的语言特性,是直到 JDK1.5 才支持的特性(具体区别后面会讲到):那么在泛型出现之前是怎么做的呢?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123"); String s = (String) lis
Java泛型中的标记符含义: E - Element (在集合中使用,因为集合中存放的是元素) T - Type(Java 类) K - Key(键) V - Value(值) N - Number(数值类型) ? - 表示不确定的java类型 S.U.V - 2nd.3rd.4th types Object跟这些标记符代表的java类型有啥区别呢? Object是所有类的根类,任何类的对象都可以设置给该Object引用变量,使用的时候可能需要类型强制转换,但是用使用了泛型T.E等这些标识
原文地址:https://www.jianshu.com/p/95f349258afb 1. 先解释下泛型概念 泛型是Java SE 1.5的新特性,泛型的本质是参数化类型,也就是说所操作的数据类型被指定为一个参数.这种参数类型可以用在类.接口和方法的创建中,分别称为泛型类.泛型接口.泛型方法.Java语言引入泛型的好处是安全简单. 在Java SE 1.5之前,没有泛型的情况的下,通过对类型Object的引用来实现参数的“任意化”,“任意化”带来的缺点是要做显式的强制类型转换,而这种转换是要求
1. 先解释下泛型概念 泛型是Java SE 1.5的新特性,泛型的本质是参数化类型,也就是说所操作的数据类型被指定为一个参数.这种参数类型可以用在类.接口和方法的创建中,分别称为泛型类.泛型接口.泛型方法.Java语言引入泛型的好处是安全简单.在Java SE 1.5之前,没有泛型的情况的下,通过对类型Object的引用来实现参数的“任意化”,“任意化”带来的缺点是要做显式的强制类型转换,而这种转换是要求开发者对实际参数类型可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于强制类型转换错误的情况,编译器可能不提示错
1 协变数组类型(covariant array type) 数组的协变性: if A IS-A B then A[] IS-A B[] 也就是说,java中的数组兼容,一个类型的数组兼容他的子类类型数组. 协变数组好处:使得代码的灵活性更强. 协变数组的坏处:过于灵活导致类型混乱,比如: Peron[] arr = new Employee[5]; //Employee IS-A Person 可以执行 arr[0] = new Student();// Student IS-A Person
泛型是Java SE 1.5的新特性,泛型的本质是参数化类型,也就是说所操作的数据类型被指定为一个参数.这种参数类型可以用在类.接口和方法的创建中,分别称为泛型类.泛型接口.泛型方法. Java语言引入泛型的好处是安全简单. 在Java SE 1.5之前,没有泛型的情况的下,通过对类型Object的引用来实现参数的"任意化","任意化"带来的缺点是要做显式的强制类型转换,而这种转换是要求开发者对实际参数类型可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于强制类型转换错误的情况,编译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