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k-fold 超参数
2024-11-07
超参数、验证集和K-折交叉验证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RAIS 前言 本系列文章为 <Deep Learning> 读书笔记,可以参看原书一起阅读,效果更佳. 超参数 参数:网络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学习自动调节的变量,比如网络的权重和偏差: 超参数:控制模型.算法的参数,是架构层面的参数,一般不是通过算法学习出来的,比如学习率.迭代次数.激活函数和层数等. 与超参数对比的概念是参数,我们平时训练网络所说的调参,指的是调节 超参数.超参数的确定方法一般是凭借经验,或者类似问题的参数迁移. 问题来了,为啥超参数不通过学习确定?这是
网格搜索与K近邻中更多的超参数
目录 网格搜索与K近邻中更多的超参数 一.knn网格搜索超参寻优 二.更多距离的定义 1.向量空间余弦相似度 2.调整余弦相似度 3.皮尔森相关系数 4.杰卡德相似系数 网格搜索与K近邻中更多的超参数 网格搜索,Grid Search:一种超参寻优手段:在所有候选的参数选择中,通过循环遍历,尝试每一种可能性,表现最好的参数就是最终的结果.(为什么叫网格搜索?以有两个参数的模型为例,参数a有3种可能,参数b有4种可能,把所有可能性列出来,可以表示成一个3*4的表格,循环过程就像是在每个网格里遍历.
GridSearchCV网格搜索得到最佳超参数, 在K近邻算法中的应用
最近在学习机器学习中的K近邻算法, KNeighborsClassifier 看似简单实则里面有很多的参数配置,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预测的准确率. 很自然的问题就是如何找到最优参数配置? 这就需要用到GridSearchCV 网格搜索模型. 在没有学习到GridSearchCV 网格搜索模型之前, 寻找最优参数配置是通过人为改变参数, 来观察预测结果准确率的. 具体步骤如下: 修改参数配置 fit 训练集 预测测试集 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对比 重复上述步骤 GridSearchCV 网格搜索模型寻
【笔记】KNN之网格搜索与k近邻算法中更多超参数
网格搜索与k近邻算法中更多超参数 网格搜索与k近邻算法中更多超参数 网络搜索 前笔记中使用的for循环进行的网格搜索的方式,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超参数之间是存在一种依赖关系的,像是p这个超参数,只有在 weights="uniform"才有意义 在sklearn中有一种封装好的网格搜索,grid search 我们首先设置一个数组,其内容可以当成字典来看待 对于第一组参数而言 'weights':["uniform"], 'n_nrightbors':[i for i
DeepLearning.ai学习笔记(二)改善深层神经网络:超参数调试、正则化以及优化--Week2优化算法
1. Mini-batch梯度下降法 介绍 假设我们的数据量非常多,达到了500万以上,那么此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梯度下降算法,那么训练模型所花费的时间将非常巨大,所以我们对数据做如下处理: 如图所示,我们以1000为单位,将数据进行划分,令\(x^{\{1\}}=\{x^{(1)},x^{(2)}--x^{(1000)}\}\), 一般地用\(x^{\{t\}},y^{\{t\}}\)来表示划分后的mini-batch. 注意区分该系列教学视频的符号标记: 小括号() 表示具体的某一个元素,指一个
机器学习超参数优化算法-Hyperband
参考文献:Hyperband: Bandit-Based Configuration Evaluation for Hyperparameter Optimization I. 传统优化算法 机器学习中模型性能的好坏往往与超参数(如batch size,filter size等)有密切的关系.最开始为了找到一个好的超参数,通常都是靠人工试错的方式找到"最优"超参数.但是这种方式效率太慢,所以相继提出了网格搜索(Grid Search, GS) 和 随机搜索(Random Search,
评价指标的局限性、ROC曲线、余弦距离、A/B测试、模型评估的方法、超参数调优、过拟合与欠拟合
1.评价指标的局限性 问题1 准确性的局限性 准确率是分类问题中最简单也是最直观的评价指标,但存在明显的缺陷.比如,当负样本占99%时,分类器把所有样本都预测为负样本也可以获得99%的准确率.所以,当不同类别的样本比例非常不均衡时,占比大的类别往往成为影响准确率的最主要因素. 例子:Hulu的奢侈品广告主希望把广告定向投放给奢侈品用户.Hulu通过第三方的数据管理平台拿到了一部分奢侈品用户的数据,并以此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和测试奢侈品用户的分类模型,该模型的分类准确率超过了95%,但在实际广告
机器学习-kNN-寻找最好的超参数
一 .超参数和模型参数 超参数:在算法运行前需要决定的参数 模型参数:算法运行过程中学习的参数 - kNN算法没有模型参数- kNN算法中的k是典型的超参数 寻找好的超参数 领域知识 经验数值 实验搜索 二.通过sklearn中的数据集进行测试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 装载sklearn中的手写数字数据集 digits = datasets.load_digits() x = digits.data y = digits
Spark2.0机器学习系列之2:基于Pipeline、交叉验证、ParamMap的模型选择和超参数调优
Spark中的CrossValidation Spark中采用是k折交叉验证 (k-fold cross validation).举个例子,例如10折交叉验证(10-fold cross validation),将数据集分成10份,轮流将其中9份做训练1份做验证,10次的结果的均值作为对算法精度的估计. 10折交叉检验最常见,是因为通过利用大量数据集.使用不同学习技术进行的大量试验,表明10折是获得最好误差估计的恰当选择,而且也有一些理论根据可以证明这一点.但这并非最终结论,争议仍然存在.而且似
机器学习:调整kNN的超参数
一.评测标准 模型的测评标准:分类的准确度(accuracy): 预测准确度 = 预测成功的样本个数/预测数据集样本总数: 二.超参数 超参数:运行机器学习算法前需要指定的参数: kNN算法中的超参数:k.weights.P: 一般超参数之间也相互影响: 调参,就是调超参数: 1)问题 # 以kNN算法为例 平票:如果k个点中,不同类型的样本数相等,怎么选取? 如果选取的k个点中,数量多的一类样本点距离测试样本较远,数量少的一类样本点距离测试样本较近,此时选取数量较多的类型作为输出结果,不具说服
超参数(Hyperparameter)
什么是超参数? 机器学习模型中一般有两类参数:一类需要从数据中学习和估计得到,称为模型参数(Parameter)---即模型本身的参数.比如,线性回归直线的加权系数(斜率)及其偏差项(截距)都是模型参数.还有一类则是机器学习算法中的调优参数(tuning parameters),需要人为设定,称为超参数(Hyperparameter).比如,正则化系数λ,决策树模型中树的深度. 参数和超参数的区别: 模型参数是模型内部的配置变量,需要用数据估计模型参数的值:模型超参数是模型外部的配置,需要手动设
【笔记】KNN之超参数
超参数 超参数 很多时候,对于算法来说,关于这个传入的参数,传什么样的值是最好的? 这就涉及到了机器学习领域的超参数 超参数简单来说就是在我们运行机器学习之前用来指定的那个参数,就是在算法运行前需要决定的参数 像是knn算法中的k就是典型的超参数 同时,还有一种是模型参数,即在算法过程中学习的参数,不过由于KNN算法没有模型参数,这里就不再赘述 那么怎么才能寻找到好的参数? 大致分为三点: 领域知识 经验数值 实验搜索 前两种是需要专业环境来养成,关于最后一种实验搜索就可以实践体现出来 实践部分
lecture16-联合模型、分层坐标系、超参数优化及本课未来的探讨
这是HInton的第16课,也是最后一课. 一.学习一个图像和标题的联合模型 在这部分,会介绍一些最近的在学习标题和描述图片的特征向量的联合模型上面的工作.在之前的lecture中,介绍了如何从图像中提取语义有意义的特征.不过那是在没有从标题中得到帮助的情况下做的.显然在标题中的单词应该有助于从图片中提取合适的语义类型.类似的,图片也应该有助于在区分标题中的单词的意思是什么.所以idea就是我们要在一个很大的网络上,给他输入然后计算图像上提取的视觉特征向量,然后学习标题的单词表征,然后学着将这两
deeplearning.ai 改善深层神经网络 week3 超参数调试、Batch正则化和程序框架 听课笔记
这一周的主体是调参. 1. 超参数:No. 1最重要,No. 2其次,No. 3其次次. No. 1学习率α:最重要的参数.在log取值空间随机采样.例如取值范围是[0.001, 1],r = -4*np.random.rand(), α = 10r. No. 2 Momentum β:0.9是个不错的选择.在1-β的log取值空间随机采样.例如取值范围[0.9, 0.999],则1-β的取值空间[0.001, 0.1]. No. 2 各个隐含层的神经元数量:可以在线性取值空间随机采样. No.
[DeeplearningAI笔记]02_3.1-3.2超参数搜索技巧与对数标尺
Hyperparameter search 超参数搜索 觉得有用的话,欢迎一起讨论相互学习~Follow Me 3.1 调试处理 需要调节的参数 级别一:\(\alpha\)学习率是最重要的需要调节的参数 级别二: Momentum参数 \(\beta\) 0.9是个很好的默认值 mini-batch size,以确保最优算法运行有效 隐藏单元数量 级别三: 层数 , 层数有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learning rate decay 学习率衰减 级别四: NG在使用Adam算法时几乎不会调整\
【深度学习篇】--神经网络中的调优一,超参数调优和Early_Stopping
一.前述 调优对于模型训练速度,准确率方面至关重要,所以本文对神经网络中的调优做一个总结. 二.神经网络超参数调优 1.适当调整隐藏层数对于许多问题,你可以开始只用一个隐藏层,就可以获得不错的结果,比如对于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在隐藏层上使用足够多的神经元就行了,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满足了就没有去探索深度神经网络, 但是深度神经网络有更高的参数效率,神经元个数可以指数倍减少,并且训练起来也更快!(因为每个隐藏层上面神经元个数减少了可以完成相同的功能,则连接的参数就少了) 就好像直接画一个森林会很慢,但
论文学习-系统评估卷积神经网络各项超参数设计的影响-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CNN advances on the ImageNet
博客:blog.shinelee.me | 博客园 | CSDN 写在前面 论文状态:Published in CVIU Volume 161 Issue C, August 2017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1606.02228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ducha-aiki/caffenet-benchmark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在ImageNet上做了大量实验,对比卷积神经网络架构中各项超参数选择的影响,对如何优化网络性能很有启发
Deep Learning.ai学习笔记_第二门课_改善深层神经网络:超参数调试、正则化以及优化
目录 第一周(深度学习的实践层面) 第二周(优化算法) 第三周(超参数调试.Batch正则化和程序框架) 目标: 如何有效运作神经网络,内容涉及超参数调优,如何构建数据,以及如何确保优化算法快速运行,从而使学习算法在合理时间内完成自我学习. 第一周(深度学习的实践层面) 如何选取一个神经网络的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呢? 如果数据量比较少,例如只有100条,1000条或者1万条数据,按照60%.20%.20%划分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在目前大部分数据都是远远大于这个数理级,也可以说是大数据规模的级别.
机器学习算法中如何选取超参数:学习速率、正则项系数、minibatch size
机器学习算法中如何选取超参数:学习速率.正则项系数.minibatch size 本文是<Neural networks and deep learning>概览 中第三章的一部分,讲机器学习算法中,如何选取初始的超参数的值.(本文会不断补充) 学习速率(learning rate,η) 运用梯度下降算法进行优化时,权重的更新规则中,在梯度项前会乘以一个系数,这个系数就叫学习速率η.下面讨论在训练时选取η的策略. 固定的学习速率.如果学习速率太小,则会使收敛过慢,如果学习速率太大,则会导致代价
如何选取一个神经网络中的超参数hyper-parameters
1.什么是超参数 所谓超参数,就是机器学习模型里面的框架参数.比如聚类方法里面类的个数,或者话题模型里面话题的个数等等,都称为超参数.它们跟训练过程中学习的参数(权重)是不一样的,通常是手工设定的,经过不断试错来调整,或者对一系列穷举出来的参数组合一通枚举(叫做网格搜索).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模型,有很多这样的参数需要学习. 2.一些启发式规则 在实际应用中,当你使用神经网络去解决问题时,很难找到好的超参数.假设我们现在正在处理MINIST数据库的问题,并且对超参数是如何使用的一无所知.假设我们大
热门专题
hive工具对学生成绩基本统计分析
Java freemaker Word 下载
laravel sql原生复杂查询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
mysql select * 给 null 默认值
kneighborsclassifier 参数随机种子
kali linux 设置
mysql加联合唯一索引
verilog 以parameter存储的数据 怎么读出
windows使用linux 的docker
c将十六进制字符串转换成数字
windows虚拟机
支付宝sdk h5支付 证书 php
逻辑控制器的执行顺序在取样器前面吗
conda env export 不含本机
阿里云配置ubuntu图形化界面
java redis配置用户名密码
客户端报ORA-28040
博客用二级域名还是目录架构
h.264中值预测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