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一个规范,它把网络协议从逻辑上分为了7层.每一层都有相关.相对应的物理设备,比如常规的路由器是三层交换设备,常规的交换机是二层交换设备.OSI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建立七层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它的最大优点是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
OSI为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制定了OSI模型,该模型定义了不同计算机互联的标准,是设计和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 ① 物理层:包括对连接到网络上的设备描述其各种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规定(给予电气特性发送高低电压(电信号),高电压对应数字1,低电压对应数字0) 数据传送单位:比特流bit 典型设备:中继器.集线
作为一个合格的运维人员,一定要熟悉掌握OSI七层网络和TCP/IP五层网络结构知识. 废话不多说!下面就逐一展开对这两个网络架构知识的说明:一.OSI七层网络协议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 OSI参考模型各个层次的划分遵循下列原则:1)根据不同层次的抽象分层2)每层应当有一个定义明确的功能3)每层功能的选择应该有助于制定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4)各层边界的选择应尽量节省跨过接口的通信量.5)层数应足够多,以避免不同的功能混杂在同一层中,但也
OSI 七层参考模型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由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的,它是个灵活的.稳健的和可互操作的模型,并不是协议,常用来分析和设计网络体系结构. OSI 把网络按照层次分为七层,由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 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特点: OSI 模型每层都有自己的功能集: 层与层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依靠: 上层依赖于下层,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 TCP/IP 四层协议 TCP/IP 协议是基于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