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版本 简单的 for 循环遍历 x_n = ["x1","x2","x3"] for x in x_n: print(x) >> x1 x2 x3 借助 range() 和 len() x_n = ["x1","x2","x3"] for i in range(len(x_n)): print(x_n[i]) >> x1 x2 x3 借助 enumerate(
[python学习笔记]5.条件.循环和其他语句 print: 用来打印表达式,不管是字符串还是其他类型,都输出以字符串输出:可以通过逗号分隔输出多个表达式 import: 导入模块 import somemodule 导入模块 from somemodule import somefuction 导入函数 import math as foobar 导入模块,并使用别名 from math import sqrt as foobar 导入函数,并使用别名 序列解包:将序列赋值给多个变量
1 再谈print和import 1.1 打印多个参数 print 能够同时打印多个表达式,并且能自定义分隔符.如下: print('a','b','c') ——> a b c print('a','b','c',sep="_") ——> a_b_c 1.2 import 导入模块时,能够给导入的模块取一个别名(相对于生活中的小名,不管怎么叫,还是你而已),方法是在语句末尾添加 as 子句并指定别名. import math as foobar from pi import
python中生成器对象和return 还有循环的区别 在python中存在这么一个关键字yield,这个关键字在项目中经常被用到,比如我写一个函数不想它只返回一次就结束那我们就不能用return,因为return后面就不能跟任何东西,意味着函数的结束.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这么做: def main(): for i in range(1,100): yield i 这样就等于生成了一个循环返回对象,特别在爬虫scrapy中较为常见!yeild和return还有for 上本质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很简单
一.if语句 1.1 功能 计算机又被称作电脑,意指计算机可以像人脑一样,根据周围环境条件(即expession)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反应(即执行代码) if语句就是来控制计算机实现这一功能 1.2 语法 1.2.1:单分支,单重条件判断 if expression: expr_true_suite 注释:expession为真执行代码expr_true_suite 1.2.2:单分支,多重条件判断 if not active or over_time >= 10: print('Warn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