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开发接口的时候,参数校验是必不可少的.参数的类型,长度等规则,在开发初期都应该由产品经理或者技术负责人等来约定.如果不对入参做校验,很有可能会因为一些不合法的参数而导致系统出现异常. 上一篇文章讲了多种接受参数的方法[快学springboot]3.多种接受参数的方式.因为目前json类型的参数是最常用的,所以这里只讲解json类型的参数校验.其他类型的大同小异. 新建一个Param.java public class Param {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u
今天来结束第九章,聊下我们经常忽略,但是编译器会帮我们完成的"类型判断和重载决策",理解编译器如何帮我们完成,相信在写代码时会更明确,避免一些编译出错,排查的问题,让我们开发更给力. 我们知道隐式类型的数组以及将方法组转换为委托类型都需要类型推断,但将方法组作为其它方法的参数进行转换时,会显得极其复杂,我们由浅入深,一步一步来看,编译器是如何帮我们做的一些推断. //定义一个泛型方法,参数分别为TInput类型和一个Func<TInput, TResult>类型的委托 pu
背景前段时间开发一个接口,因为调用我接口的同事脾气特别好,我也就不客气,我就直接把源代码发给他当接口定义了. 没想到同事看到我的代码问:要么 get a,b,c 要么 post [a,b,c].这么写可以自动解析?他们一直都是自己转换成list. 我很肯定的说可以,但是已经习惯这么用了,没有了解底层的机制,这里其实RequestParam这个注解是不能省略的,普通的字符串参数可以自动绑定,需要这种内部转换的不可以.参数绑定原理Spring的参数解析使用HandlerMethodArg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