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AutoInputValNewExcel() Dim sh1, sh2 As Worksheet Dim ws1, ws2 As Workbook ) ) ).Sheets() iRows = sh1.UsedRange.Rows.Count If i > ws2.Sheets.Count Then ws1.Sheets().Copy After:=ws2.Sheets(ws2.Sheets.Count) End If Set sh2 = ws2.Sheets(i) sh2.Name =
Sub Md() ' ' Macro1 Macro ' 宏由 BX 录制,时间: 2012-6-8 ' 宏中的列数可以输入 A - IV 也可以输入 1-256 ' Dim i%, j%, i1%, j1%, i2%, j2% myi = UCase(InputBox("第一列")) myj = UCase(InputBox("第二列")) ' '************************************ If myi Like "[A-Z]
示例: 脚本: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Create your models here. class Publisher(models.Model): 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32)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elf.name class Book(models.Model): 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32) pub = models.For
在EF中,我们建立数据模型的时候,可以给属性配置数据生成选项DatabaseGenerated,它后有三个枚举值:Identity.None和Computed. Identity:自增长 None:不处理 Computed:表示这一列是计算列. 在EF中,如果主键是int类型,Code First生成数据库的时候会自动设置该列为自增长.但如果主键是Guid类型,我们就要手动的去设置了. 对于下面的模型,如果我们没有设置自增长,数据库中会以0来填充 public class Person { [K
实验:FPGA计算3行同列数据之和 实验要求:PC机通过串口发送3行数据(一行有56个数据,3行共有56*3=168个数据)给FPGA,FPGA计算3行同一列数据的和,并将结果通过串口返回给上位机. 实现方法:使用两个FIFO IP Core,将串口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缓存,当第一个FIFO1的数据存满后,将FIFO1的数据读出来给FIFO2,当FIFO2的数据存满时,当前两个FIFO的数据和串口正在接收的数据就可以看做为三行数据了.我们将3行数据同时读出,进行求和,然后用串口发送到上位机,这里要注
在EF中,我们建立数据模型的时候,可以给属性配置数据生成选项DatabaseGenerated,它后有三个枚举值:Identity.None和Computed. Identity:自增长 None:不处理 Computed:表示这一列是计算列. 在EF中,如果主键是int类型,Code First生成数据库的时候会自动设置该列为自增长.但如果主键是Guid类型,我们就要手动的去设置了. 对于下面的模型,如果我们没有设置自增长,数据库中会以0来填充 public class Person { [K
在EF中,我们建立数据模型的时候,可以给属性配置数据生成选项DatabaseGenerated,它后有三个枚举值:Identity.None和Computed. Identity:自增长 None:不处理 Computed:表示这一列是计算列. 在EF中,如果主键是int类型,Code First生成数据库的时候会自动设置该列为自增长.但如果主键是Guid类型,我们就要手动的去设置了. 对于下面的模型,如果我们没有设置自增长,数据库中会以0来填充 public class Person { [K
网上流传众多列数据聚合方法,现将各方法整理汇总,以做备忘. wm_concat 该方法来自wmsys下的wm_concat函数,属于Oracle内部函数,返回值类型varchar2,最大字符数4000.随着版本的变更返回值类型可能会有改动,项目中使用时候最好在新的用户下创建一个函数. 使用方法: select deptno,wm_concat(ename) from emp group by deptno; 排序方法(未必仅此一种写法): select * from (select wm_con